第(1/3)頁 或許是在蒙古的日子,讓朱拓改變了作息方面的習慣,以至于次日,他在巳時前后便早早的醒了過來。 嚴格來說,巳時已經談不上早了,不過對于朱拓這種原本日上三竿才起床的懶鬼來說,這已經稱得上早起了。 穿好衣服走出房間,朱拓坐在躺椅上,頤指氣使道:“本王打贏了蒙古韃子,如今正是聲勢正盛,你們應該趁這個機會,打出咱們科學門的招牌,讓無數文人慕名而來。” 楊榮和石景同點頭稱是。 朱拓又提醒道:“你們身為科學門的一代大弟子,以后身上的擔子重了,一定要教導好以后的徒弟,研究出了什么新玩意,也要記得分享,不要閉門造車。” “弟子明白。” 楊榮又看了一眼朱拓,詢問道:“師父,您不親自教導嗎?” “本王就不必了,本王講的知識太深奧,他們聽不懂的。” “對,師父學究天人,常常說一句話,我和楊兄都要琢磨好幾天,師父也不告訴我們原理。我們心里都明白,這是師父在磨礪我們,讓我們養成勤學善思的好習慣。” “你們明白就好。”朱拓點點頭,又道:“不過呢,咱們科學門不是垃圾處理站,不是什么人都要的,你們一定要看好來人的秉性,油腔滑調的不要。還有那些呆頭呆腦的弟子,千萬別領進門。” “知道了,師父。” 接下來的幾日,朱拓整理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內容,初步勘定了準備教學的書籍。 至于高中學的知識,抱歉,朱拓上輩子光在課堂上睡覺了,根本沒記住多少,所以他復述的時候,總是斷斷續續的,讓兩位弟子不由的捶胸頓足,感慨師父的知識實在太深奧了。 朱拓摩拳擦掌,讓兩位弟子去翰林院、江南貢院等地方,積極招攬文人,打算把科學門做大做強,再造輝煌。 可是只要文人聽到科學門的名字,無不視作洪水猛獸,一個個避之不及。 半個月下來,竟然沒一個人投效科學門。 朱拓從一開始的興致沖沖,漸漸變得意興闌珊,最后變成了氣急敗壞。 “你們怎么回事?本王名聲響亮,傳遍了應天城內外,結果連一個人來投效的都沒有!是不是你們宣傳的不好,所以才會這樣?!”朱拓拍著桌子叫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