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哦?你的想法是什么?莫不是大動兵戈進行削藩?”朱元璋挑眉問道。 “這倒不是,臣認為,皇室宗族都是同出一脈,血濃于水啊,大明的刀劍是朝外的,怎么能對自己的手足兄弟下手呢?” “嗯,這倒不錯。”朱元璋認同的點點頭,從這點看,姚廣孝倒是比之前的黃子澄之流明事理。 不錯,有這樣的屬官在朱拓身邊,他很放心。 “可是古往今來,藩王造反者不計其數,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你可有什么好辦法?” “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所以各個皇子之間的和睦是必須的。當皇帝者,要示好各個藩王,平日里多多賞賜財物,積極聯絡,增加感情。” “只有這些嗎?” 姚廣孝大拜,揚聲道:“藩王乃是大明的藩籬,負責牧守一方。陛下定都應天府后,在長城防線上,一共分布了八名藩王。在黃河防線上,分布了四個藩王,還有長江防線,乃是蜀王、湘王、楚王三個藩王……” “這些藩王是大明的防線,防的是北方的蒙古韃子。如果大力削藩,那就無異于自斷雙臂,所以,臣認為不能大力削藩。” 朱元璋很滿意這個回答,他特意分布的這些藩王,確實抱著這樣的想法,為子孫后代的安全,給出了能沿用上百年的制度。 可是百年后呢? “若是藩王勢力做大呢,威脅到朝廷呢?”朱元璋緊盯著姚廣孝。 在朱元璋步步緊逼的目光下,姚廣孝無奈,只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今后,待大明局勢穩定,可以采取和平削藩的辦法,就像那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倘若藩王不肯呢?”朱元璋又問道。 “藩王所圖的,無非就是后代的榮華富貴,倘若朝廷能多多賞賜田宅金銀,保障藩王和后代的富貴,藩王們會同意的,就算有極少數不同意,也掀不起什么風浪。” 朱元璋眉毛微微一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