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比試這種事,簡直就是多此一舉,反正最后蘇姑娘也是陪本公子。”朱拓大言不慚的說道。 龜奴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了,但見有一位十七八歲的年輕書生,來到了筆墨桌案那里,顯然是打算提筆賦詩了。 龜奴指著他,介紹道:“公子,您看,這位是城南王家的王公子,他學(xué)富五車,之前在府試中名列前茅,在應(yīng)天城也有不少人氣,他寫的詩曾被大儒們贊賞過。” “還有這一位,是城東的李公子,家中三代經(jīng)商,雖然他本人是五短身材,但俗話說的好,濃縮便是精華,他家中的藏書非常多,連起來可繞城墻一圈。” “至于這一位,姓張,雖然不是什么富貴人家,但是擅長作曲,每次出了新曲,秦淮河畔的女子爭搶,甚至有不少人自薦枕席,只為了得到他的一首曲……” “行了,行了,別介紹了,這些人在本公子眼里,和垃圾沒什么區(qū)別。” 朱拓擺擺手,毫不介意的說道。 龜奴卡詞了,見過會吹牛的,沒見過這么會吹牛的。 說真的,他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狂妄自大之人。 “那公子打算什么時候出場?” 朱拓胸有成竹,看著不斷上場作詞的才子,淡笑道:“讓子彈飛一會兒。” 隨著有才子上場,很快,又有幾個才子上了場。 這些人寫的詩詞,都稱得上中上之資,每寫完一首詩后,就有仆人大聲朗誦出來,讓全場的才子們都能鑒賞一二。 這些才子相互之間大多認識,于是開始了商業(yè)互吹。 見剩下的人不多了,朱拓一揮手,說道:“行了行了,你去替本公子寫首詩。” 龜奴驚訝的問道:“小人我?” “沒錯,就是你。” “公子不親自去?” “不過是寫首詩罷了,怎么值得本公子親自去呢?把本公子當(dāng)成什么人了?難不成像這場上的跳梁小丑一樣?那簡直太跌份了。” 龜奴實在不知道朱拓的優(yōu)越感從哪來的,但是他身為下人,無論客人的要求多么古怪,他都會笑著應(yīng)下來,便同意道:“那好吧。” 又提醒道:“小人寫的字潦草,恐怕不入公子的法眼,還請公子不要見怪。” “不見怪,本王給你背首詩,去寫下來就行了。” 等到朱拓背完后,龜奴便去了場中央,默默地提起筆,歪歪扭扭寫了下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