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朱拓看見兩人,不由的訕笑道:“張大人吶,宋祭酒啊,這一切的錯,都是怪本王,哎,誰能想到,偏偏有賊子在本王酒里下藥了呢。” 朱拓滿臉的無奈,將兩人請到座位上。 宋訥嘆了一口氣,他年紀大了,在監(jiān)牢中并沒有受什么虐待,可是那些血氣方剛的監(jiān)生們就慘了,誰要是個刺頭,誰就會挨錦衣衛(wèi)一頓毒打。 甚至有數(shù)個監(jiān)生因此喪命。 宋訥整個人顯得比較失落,搖搖頭道:“殿下啊,咱們大明好不容易走上正軌,可經(jīng)不起折騰啊。那些監(jiān)生們有什么錯呢?無非是多說了幾句話,卻白白丟了性命。” “哎,確實是本王的錯,從即日起,本王戒酒,不逛青樓了。” 這時,在他們身旁的一人,勸道:“這也不怪殿下,陛下的性子也都了解。今后,若是殿下做了儲君,還請明辨是非,莫要讓賢才寒了心。” 朱拓疑惑的看著這人,上下打量了一番,見他已經(jīng)有八十多歲,整個人卻精神矍鑠,便詢問道:“你叫什么名字?本王好像沒見過你。” “下官劉三吾。” “劉三吾?”朱拓一愣,旋即猛地站起身來,拉著他的手笑道:“本王知道你是誰了,原來是坦坦翁。” 這位劉三吾,可是大明有名的大儒,當年甚至還擔任過元朝的提學官,后來建立大明后,制定過明王朝的科舉制度條例,還為刑法《大誥》作序,可謂是人品才學俱佳的士林領袖。 “嗯。”劉三吾點點頭。 朱拓沉默了片刻,突然說道:“劉大人啊,本王聽說今年的會試由您當主考官?” “沒錯。” “那您覺得身為主考官,最應該怎么做?” “自然是公平公正,擇優(yōu)取士。” 朱拓笑了笑,搖頭道:“可是自大明建國以來,南方地區(qū)科舉鼎盛,學習氛圍十分濃厚,人才輩出。而北方人口稀少,文化比南方略差,學子的質(zhì)量也比不上南方,要是科舉全都是南方人中舉,難不成劉大人都要錄取南方人?” 劉三吾皺眉,思索道:“科舉各憑學問,要是北方人考不過南方人,那老夫也沒什么辦法。” 朱拓循循善誘道:“別這么死板嘛,凡事都可以變通。比如說,劉大人可以搞出來兩個榜,一個北榜,一個南榜,這不就完美解決這個問題了么?” “這不是胡鬧么?古往今來,哪有這么干的?再說,怎么可能中第的都是南方人,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