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王,您在嶺南待兩個月了,是不是該離開了?陛下的意思是,讓您巡視全國呢。”呂青站在一旁,細心的提醒道。 朱拓擺擺手,不在乎的說道:“此間樂,不思明也。” 呂青無語,說道:“您總不能一直待在嶺南吧?要不然陛下該著急了。” 朱拓嘆口氣,說道:“這一次回嶺南,本王心中十分開心,下一次再回來,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呢。嶺南的軍事、經(jīng)濟都不錯,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是啊,大王,您也沒什么可擔心的了。” “有。”朱拓說道:“自從推行縣學以來,要求每千戶設立一處私塾,現(xiàn)在咱們嶺南識字的人越來越多,研究學問的風氣也在慢慢形成。” 呂青不解道:“這是好事啊。” “對,不過也是壞事……算了,你去將張渭叫來,本王要和他詳細說說這件事。” 等張渭到了后,朱拓簡單的說了一遍,又道:“張大人,從前咱們的教材以識字為主,教學子們一些簡單的道理。如今看來,教材有些簡單了。” 張渭皺眉,提醒道:“大王,要不教四書五經(jīng)?” “不可!”見張渭那疑惑的目光,朱拓解釋道:“四書五經(jīng)要教,但是也要教其他的知識。不然等他們學成后,派到各個衙門任職,只知道說空話,不會辦實事怎么辦?” 聽到朱拓的話,張渭若有所思,問道:“大王,您覺得怎么辦?” “接下來,要整理學習的教材,設立不同的老師,傳授不一樣的學問,就像是農(nóng)桑、商賈、軍事、工匠,這些都可以教,教他們實際能用到的東西,對嶺南有幫助的東西。” 張渭皺眉,詢問道:“這工匠的學問……也需要教嗎?” “當然了,這里面也有很多門道,就像冶鋼、印刷、造紙、火藥,這里面都包含著很大的學問,還有數(shù)論……本王編了一本書,也可以做成教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