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清霜:我特么真想給你一個過肩摔! ………… 誠如葉星魂所說,在下排水改造結束后,劉政會開始著手城鄉客運了。 葉星魂說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劉政會沒忘,京兆府內的道路也早就煥然一身。 古代修路和現在不同,哪段路是誰修的,都會有石樁立在那并刻上名字,哪段路出現問題,沒有羈押,只有斬首,對待質量工程,朝廷一直都是零容忍。 城鄉客運確實是可行的,尤其是是城市公交。 京城很大,分東西兩市。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古代這個交通速度,京城角落的居民去一趟西市,很多事時候都要第二天才能回家。 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車,牛車的速度沒比人走路快多少,還有推著獨輪車拉貨的,更慢。 在水泥路面沒出現之前,一場雨之后,道路就泥濘不堪,有時候需要三天一次往返。 現在坊與坊之間,全都是水泥路連接,坊內多數都是青磚鋪路,下水工程做的也十分到位,所有的垃圾都是固定的垃圾回收點。 夏日的惡臭沒有了,隨意倒垃圾的也沒有了,在加上道路兩側種了綠植,整個京城的空氣都清新了很多。 京城煥然一新,大家出門之后心情也好了很多。 珍視明眼鏡店開張,引來很多人的圍觀。 那些老花眼、近視眼們紛紛感嘆眼鏡的神奇。 太醫署的趙德全也帶領太醫署研究出來一種滴眼液,用于緩解眼疲勞。 價格方面雖然貴了一點,但武朝的醫療保險是貨真價實的,可以報銷一部分,尋常百姓也買的起。 為了掙狗大戶的錢,趙德全在眼鏡框上下了大功夫,什么鑲嵌寶石的、鎏金的、雕工的……只有狗大戶想不到的,沒有趙德全做不到,而且賣給狗大戶的,不享受醫保政策。 狗大戶們買東西,那就是獨一無二彰顯他們氣質的,不求最好只求最貴,骨子里的貴族氣息,也讓他們不想出門以后帶著和百姓一樣的眼鏡。 董馥春的各種服裝上市,供不應求。 最受好評的莫過于衛生巾了,依舊是檔次分明,百姓們也買的起用得起,在民間董馥春的名氣也一天比一天響亮。 家里要是不用點兒董馥春的產品,出門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