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2 電影一元店-《港島舊事》


    第(1/3)頁

    張經理是邵氏父子公司中環一間戲院的負責人。

    邵氏父子公司前身為上滬“天一電影”公司,創始人為“寧波邵氏”的大哥邵醉翁,同輩共有五兄弟,兩姊妹,一家七口人。

    父親邵玉軒早年在上滬經營一家顏料行,行號“錦泰昌”。

    后因戰亂所迫,邵醉翁將電影資料,制片工具全部轉移到港島,更名為南洋電影公司繼續營業,并擴建制片廠收購電影院,成為當時港島拍攝最多的電影公司……

    最后,邵氏兄弟中的二哥“邵邨人”在擴張中擁有最多股份,與其子邵維枚,其兄邵醉翁把南陽電影公司改組為“邵氏父子”公司。二哥邵邨人任董事長,其子邵維枚任總經理,每間戲院任命一名經理管理,長兄邵醉翁開始退居二線。

    邵氏兄弟年紀較小的“邵山客”及“邵義夫”則在26年就前往新加坡,開拓南洋華語電影市場,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目前在南洋各國已經有一百多間電影演,九家游樂場,建立了完成的海外電影發行鏈條,稱雄東南亞市場。

    在“邵氏兄弟”還沒回到港島的年代,“邵氏父子”是港島最有名的電影公司,已經中環擁有四間電影院。

    “邵氏兄弟”則在東南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南下華商中的影壇一哥,可以說邵氏兄弟各有建樹,在戰亂中分頭下注,都有風光的時候,也都有艱苦的歲月。

    當年在上滬拍攝出第一部華語有聲電影的“天一公司”,不可謂是紅極一時,卻在戰亂之中早已經營慘淡,黯然收場。“邵氏父子”在港島干的有聲有色也超不過上滬的“天下第一”,反倒是出走南洋的“邵氏兄弟”別開生面,讓人意外。

    有邵氏公司撐腰的片場經理,在中環也算是有臉面的人物,只在乎自己能夠揩多少油水,怎么會害怕一個軍裝警的威脅?

    何定賢把放映機搬到黃包車上,跟豬油仔一人一邊扶著放映機,步行走到北角碼頭乘最后一班輪渡回到九龍。

    這年頭放映機嬌貴,要是顛壞損失就大了,兩人一路小心翼翼,坐上輪渡時才松了口氣。

    豬油仔擦著臉上的肥油問道:“賢哥,我們不會真的要開電影院吧?”

    何定賢罵道:“開個屁的電影院,有電影院沒有制片公司還不是給人打工。”

    邵氏兄弟在南洋能夠打開市場不斷做大,就是因為有港島的邵氏父子進行供片,在保證電影質量和數量的前提下,電影院才有擴展盈利的空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体育| 乾安县| 汕尾市| 中山市| 灵寿县| 德庆县| 晋中市| 扶风县| 翁牛特旗| 阳城县| 滁州市| 崇明县| 额济纳旗| 宁夏| 阿克苏市| 乌什县| 华宁县| 顺昌县| 广平县| 东方市| 龙川县| 安国市| 湛江市| 城固县| 曲松县| 延安市| 美姑县| 五寨县| 镇江市| 连南| 克拉玛依市| 丹东市| 辉南县| 潮安县| 宣武区| 仙游县| 封丘县| 美姑县| 利川市|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