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墨城,墨國的首府,和拉美諸多國家的首府很類似,占據了全國20%的人口,讓墨城成為了擁有兩千多萬人口的超級城市。 然而,在這個人口基數下,過度的城市化導致了墨城擁有著超過四百萬人口生活在貧民窟內,其中與墨城相連的基瑪華坎一地,就生活著130萬人,瀕臨墨城受到了擠壓,又不屬于聯邦區,這使得這里的生活相當的艱難。 不過得益于墨國的貧民窟改造計劃,基瑪華坎如今的形象倒是已經脫離了傳統貧民窟那種印象,起碼靠著以前存下來的底子,比恒三不少地方看著要好不少,再怎么這里也是瀕臨墨國首府的墨城。 看著有點類似于偏遠縣城的樣子。 只是雖然外在環境看上去是改善了很多,但卻無法改變基瑪華坎的根本問題,這里的人絕大多數都沒有相對穩定的收入,只能以零工為主。 而且因除了聯邦區外墮胎非法,婚外生育導致了墨國有著大量單親撫養的家庭,再加上貧民窟的收入問題,甚至依然還是會出現最基本的‘吃喝’問題。 墨城的高度城市化,使得這里的水力資源本就緊缺,再加大漂亮資本的沖擊,直接就變成了擺在眼前的生存問題。 雖然墨當局有進行諸多條款的限制,但很多地下水被污染,旱期無水可用和用水缺口是擺在這里的。 除了降低供水質量外,也就只能出現貧民窟‘檢修’停水的情況用來緩解了。 而且就算是供水期,自來水也是有氣無力的慢慢冒,而且水質還相當糟糕,燒開都無法飲用,甚至普通凈水機都沒用。 長期飲用這種水質的水對身體會有著巨大的負擔和影響。 所以就算是貧民窟里的居民,都會盡可能的購買桶裝水,只是有時候,可能會出現有錢都買不到的現象…… 韋納爾就是出身于這樣的一個家庭。 母親非婚生子,一個人將他和弟弟拉扯長大,這種艱苦的條件也讓韋納爾懂事很早,五六歲開始就幫著做家務,照看弟弟。 好在墨國也有著義務教育,貧民窟范圍的學校直接就是大號的‘托養中心’,這種教學環境,想要學到啥有用的東西可以幾乎看做奢望,全靠極少數學生的自覺。 韋納爾的家庭條件擺在這里,放學回去后是不可能有時間再放在學習上的,一旦脫節后自然就開始對學習本身抵觸了起來。 和很多同齡人一樣,早早的接觸到了一些幫派思想。 因為年輕,敢打敢拼,很快韋納爾就脫穎而出,得到了幫派小頭目的賞識,成為了小組長。 在一聲聲‘組長’和‘牛逼’中逐漸膨脹,逐漸迷失自我,直到一次行動中大腿中槍。 雖然僥幸撿回了一條小命,但一條腿也完全廢了。 而他心心念念的小頭目,則是隨手給了點錢就完全打發,一開始還可能會有一些人過來探望,但隨后就開始逐漸沒有了聯絡。 本來他以為自己開始‘牛逼’起來后,可以帶著母親和弟弟過上好日子,可現實卻是他反倒是成為了母親的新負擔。 這也讓他明白了,這條路是不行的,小弟一定不能重蹈自己的覆轍! 讓他頗為欣慰的是,哪怕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己的弟弟辛普森依然還是學校排名靠前的成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