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后,手術開啟! 不斷操控著血管窺鏡,從手腕植入朝著心臟方向前進的醫生,小心翼翼的操控著窺鏡還同時對旁邊一同參與手術觀察學習的其他醫生感慨的說道 “其實,單單安布雷拉這個記憶金屬,完成更有效的新支架和人造瓣膜的話,我還是相當認可的,完整的腔體能夠壓縮到這么小的范圍內,的確是很難得的技術了。” “的確,雖然記憶金屬經常運用到醫療器械,可達到他們這種程度的著實很少,說實話,我是希望真的能夠達到他們所說的效果的……” 如今常用的記憶金屬是鎳鈦合金,在遇熱和遇冷時有兩種不同的原子排序結構,所以能夠遇熱復原,而且抗腐蝕也強。 可很顯然記憶金屬本身其他的金屬性方面還是會有缺陷的,安布雷拉這強行融合出的新材料,不客氣的說獲得諾貝爾獎都綽綽有余了。 只是目前安布雷拉拉出的技術是多,但暫時還沒有諾獎的風聲。 不過也很正常,經常要得到驗證之后諾獎才會頒發,很多獲獎者都是以前的成就獲得現在的諾獎的。 但這其中肯定多少也有點打壓的意味在里面! 在正式手術之前,梅奧這邊還是體現了他們自己價格昂貴的道理,有多次對這單價十萬美刀的人工心臟進行人外測試。 現在愿意接受的患者,也是沒有收取手術費用的。 目前其他的測試上,效果都相當優秀,反正的確暫時沒看到什么問題,現在就看這位患者的情況了…… 窺鏡抵達目標區域,先從瓣膜開始一步一步的釋放出組件,每一次釋放看著都好像是藝術品一樣,從窺鏡中能夠看到心房的變化! 過程比想象中要順利,甚至要順利很多。 那種魔幻的材料,并不是單純的‘記憶’還有著適應性,隨著電機的運轉,已經自行操作了起來。 本來很多電機類的人工心臟,患者是不再擁有脈搏的,但安布雷拉的這一款更像是配合心肌給予的一股‘助力’。 在完成了胸口微創的導線引出后,除了充電外甚至能通過外部數據參數的修改,來完成對心臟功率的調節,調節到最適應患者的程度! “結束了?” 隨著裝置從血管中取出,封好了創口,胸口的貼片也與皮膚完成了吻合后,他們突然發現這個手術本身的難度和時間遠遠比預計中的要小得多。 一點都沒能體現出他們這群專家的技術。 甚至這還是操控的醫生謹慎緩慢操作的結果,熟練后明顯是能更快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