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錢塘潮的奇景莫說是今人,便是古時候遷客騷人,從來少不得一至攬勝。 只可惜再雄奇的景色對于當地人來講,都算不得什么。好比bj人少有去故宮、長城,西安人沒幾個有心情排長隊去看秦始皇陵,錢塘潮對于安霽來講,更多還是停留在旁人口中和電視里。 打開手機就能看到的新聞上是年年不變的報道,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每年不遵守規矩,將自己置身險境的人雖然依舊存在,卻一直呈下降趨勢。 “別看手機了,看路,小心一會摔了你。”大包小包的東西都那在安家寧手里,何晏清跟在自家女兒身邊,看著后者一路上抱著手機看個沒完,就氣不打一處來。 本就沒從新聞和短視頻中尋到任何靈感,母親又點到自己,安霽悻悻的將手機收了起來,雙手插進帽衫的兜子里,悶頭往前走。 看著安霽這副模樣,何晏清微微蹙眉,開口想說些什么,最后還是在話出口之前收住口,什么也沒說。 “回來看老何他們了?” “哎呦,這是安霽那姑娘兒?長的可真快,這才多久沒見,現在得大學畢業了吧?” 剛到小區門口,安霽一家三口就見到了熟人。想是因為年紀增長記憶已經不好,坐在椅子上看報紙的這位老伯伯已經記不清安霽如今多大,三人每每來此,都要被問上這么一遍。 “沒有,現在博士都畢業了。”安霽有些無奈,何晏清卻是從善如流的應著,“這不最近找了個工作,基本都穩定下來了。” “哦……”老伯伯頓了半晌,似是在反應‘博士’是什么概念,在腦海中搜尋許久,終于想了起來,“那可真不錯,當年有個大學生都多難!” “哎呦,你們瞧瞧我這腦子,我是不是已經問過了?”老伯伯的糊涂看起來是間歇式的只這一會就又想起來自己這問題早就問過不只一遍。 小區是搬遷樓,老鄰居都認識了幾十年,可以說打何晏清小時候就經常和老伯伯說話:“您女兒他們今天回來?我們月餅正買的多了點,也不知道您喜不喜歡這個口味,到時候給您送過去嘗嘗。” “不用,不用……” “他們都在國外呢,回不來,我自己就不那么將就,一個人有什么可過中秋的。” 老伯伯的話讓人聽著便覺得心疼,以至于何晏清還沒說什么的時候,安霽就已經率先開口:“您和我們一起過節吧。” “您和外公也是老鄰居,坐在一起也有的聊。” “不用了,你們一家人難得團圓,我一個外人就不給你們搗亂。”老伯伯一邊說著,一個勁的擺手。 “我爸平時也沒什么人聊天,您要是去了,他不知道要有多高興。”見自家女兒主動過開口,看來是不會因為自己擅自邀請外人做客而不高興,何晏清自然更為踏實的邀請起這老伯伯。 “是啊,外公外婆能聊得來的人也少,中秋節您一個人過也冷清,倒不如大家一起。” 母女二人極力邀請之下,老伯伯實在是知道盛情難卻,說著便要回家去取些東西,再來尋安霽一家。 禮尚外來,何晏清知道老一輩人們的性格,是斷然不愿意欠著別人的,若是自己一家請了這老伯伯做客,卻無論如何也不肯叫后者帶些酒菜來給席間添色,想必老伯伯定然是不可能同意的。 “好,那我們先上去等著您,您知道哪層吧?” “知道,知道!”老伯伯應著,玲起自己拿下樓的椅子,急急忙忙奔著家的方向走,看樣子是打心里高興,“不用管我,你們先上去就好。” 搬遷樓、安置樓的治理水平到底不如商品樓,電梯里的陳設已經有些老舊,一旁擺著的綠漆小木椅子,依稀喚起安霽小時候的記憶。 “到了,走吧,”電梯門打開,何晏清招呼著自家女兒和老公,“東西都檢查好,別丟了,你們倆拿東西我就不放心。” 眼看著安家寧圖省事將袋子放到地上,何晏清當即便瞪起眼:“又放地上,那里面還有件衣服,你當擦地的抹布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