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抱怨的始皇帝-《吾弟大秦第一紈绔》
第(1/3)頁
尉繚,魏國大梁人。
尉家為魏國世家,其家主有資格面見魏王的那種世家。
《尉繚子》開篇有言:梁惠王問尉繚子曰:“黃帝刑德,可以百勝,有之乎?”
梁惠王即魏惠王,他問的人是魏國名仕,即第一代尉繚子,是秦之尉繚大父也。
尉繚之父名尉繚,尉繚之大父亦名尉繚,這是尉家家規。
凡繼任尉家家主之人,無論之前姓名為何,皆改稱尉繚,要肩負起書寫《尉繚子》的大任。
尉家祖孫三代尉繚,著成一部兵法奇書,治國作戰兩不誤的《尉繚子》。
《尉繚子》其中,既有魏惠王時期,對秦國變法而崛起,歸納總結計入其中的法家理論。
也包含了《呂氏春秋》中的仁政思想,雜家理論。
兵書《尉繚子》開始著作之時,正是龐涓在魏國執政之時。
與訓練出魏武卒,打的秦國差點滅國的龐涓相比,初代尉繚顯然不夠資格,是以不受重視。
不只是魏國,除了秦國始皇帝之外,各國皆無人認可尉繚,認可《尉繚子》。
尉家百年三代尉繚,沒有一代上過戰場,領過兵打過仗。
沒有上過戰場打仗的人寫出的一部兵書,沒有一絲一毫說服力。
在尉繚之前,能寫出兵書的人,全都是兵法大家,戰場上的長勝將軍。
寫出《孫子兵法》的兵圣孫武,兵家創始人,后世兵家之人無不是孫武之門生。
寫出《吳子兵法》的兵家亞圣吳起,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有孫武《孫子兵法》珠玉在前,又是寫出一部《孫子兵法》的孫臏。
為了區別兩本《孫子兵法》,世人遂將孫臏所著的《孫子兵法》稱作《孫臏兵法》。
孫臏在孫武之后又硬生生奪下一個“子”字,被時人尊稱孫子。
其數敗天下名將龐涓,并最終斬殺龐涓,田忌賽馬,圍魏救趙計出者。
只有這種兵家傳奇人物,才能著兵書,才配著兵書。
像白起,李牧,王翦,廉頗這些天下名將,都無法在這些兵書面前再作兵書。
所以當天下各國聽聞魏國尉繚寫了兵書《尉繚子》時,多是一笑而過,當個笑話耳。
若非始皇帝。
三代尉繚和他們的《尉繚子》就會湮滅在歷史中,不為他人所知。
不會如現在一般,要名聲有名聲,要封地有封地,要權勢有權勢。
“國尉大才不假,但朕自問也沒有虧待過國尉一絲一毫,何以國尉還不滿足邪?”
尉繚匆忙放下茶杯,就像是放下了一個燙手山芋。
他拜倒在地,銀白發絲垂落在雙臂面前,年邁的他恐聲連連。
“陛下此言,老臣實不懂也!”
“國尉真的不懂乎?”
始皇帝道了這一句話就不再言語,專心喝著茶湯,對跪在自己面前的尉繚不管不問。
尉繚低著頭看不清面貌,但從那不住顫抖的身軀來看,似乎很是恐懼。
喝完了一杯茶湯,始皇帝起身回到平日批改奏章的桌案后,自旁邊一堆比人還高的奏章堆中拿起最上端的奏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卢湾区|
正镶白旗|
南部县|
南投县|
南川市|
广平县|
临澧县|
东宁县|
德昌县|
文水县|
禹州市|
原平市|
桦川县|
临颍县|
安仁县|
平罗县|
赞皇县|
苏州市|
寻乌县|
扶沟县|
克拉玛依市|
桂阳县|
溆浦县|
夏津县|
乌拉特前旗|
成武县|
濉溪县|
江达县|
淮阳县|
改则县|
敦化市|
南投市|
十堰市|
和政县|
黔江区|
玉龙|
修文县|
辉南县|
平邑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