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平城乃是清國一座邊陲小城,雖是小城,但萬仙節依舊熱鬧, 無數神像立在城中,隨處可見無數信徒對著神像祈福。 百姓的愿望很樸素,一般都是都是希望安康富足,貪心點也不過是祈求自己以后能夠出人頭地。 對于拜仙,已經成為了傳統,信與不信,不外乎磕個頭罷了。 所以更像是一種安慰和對生活的向往。 可能對著磕頭的神像到底是哪尊仙人,他們都叫不上名字,但所祈求的愿望卻是一塵不變。 比起大街小巷的神像和香火,更吸引他們注意的是滿大街的慶祝活動和店鋪的打折促銷活動。 過節是給仙人們過的,但更多的也是給人過的。 大概只有到了清國國都,所謂的萬仙節才會莊重一些。 平民百姓所樂意的不過是辛苦一年之后,在今天能夠放松一下。 在清國,廟宇隨處可見,不論大小,到處都有著神龕,里面至少供奉著一位仙人。 有些在廟宇之中,甚至有些在田間地頭。 有些話不便于人說,但卻能給鬼神聽。 清國的仙人還有著替百姓分擔心中苦悶的作用,雖然不能安慰,但話說出來就會好上很多。 國都除了明文規定,不得對神龕廟宇無禮,也沒有繁重的祭祀,想要祭奠仙人,隆重的祭祀可以,三柱素香也可,不信鬼神的也有,但卻不多。 因為在清國,仙人顯靈的事情時有發生,被編成故事在清國流傳。 一年一度的萬仙節和前世的春節一般無二,在春耕之后,農閑之時,才會開始。 熬過了漫長的冬季,播下希望的種子,祈求田地里豐收滿倉。 但春末夏初,多是雨季,老天爺可不會因為要過所謂的萬仙節便不會下雨。 今日,便是小雨。 但依舊阻擋不了百姓過節的興致。 人山人海,蓑衣斗笠互相碰撞,油紙傘如同花開一般在城中綻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