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本來周達早就應該槍決了,但因為當時即將面臨最終一戰,所有人都沒空理他們,所以這件事只好作罷,不過既然現在陽省事件已經解決了,審判犯人的事自然是要提上日程了。
現在如周達這樣的犯人,現在正關押在帝局密不透風的監牢之中,等待三日后的審判,具體時間在國祭之前,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告慰逝者,二是為了立威!
帝局要通過立威來震懾那些心思不正者,警告他們這就是反人類的下場!
會議到了后期,火藥味略微減輕,這個階段眾多與會者開始總結反思這次災難,并商議這次災難帶來的后果與影響,以及如何處理后續的諸多事情。
內容過于復雜,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僅舉出幾個有代表性的事。
首先是輿論。
陽省出事的消息已經壓不住了,這是所有人的共事,逃離出去的千萬陽省之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這十日陽省的黑暗經歷散布出去,哪怕沒有他們散布消息,陽省這十日鬧出的動靜也不可能壓的下去。
對此華國高層們的想法是,直接開誠布公的告知全民這件事。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以后諸如此類的事情會在未來不斷爆發,與其瞞著民眾,不如提前給大家打個預防針,并借著這次機會,化悲痛為動力。
國祭就是一個引子,一方面我們要悼念亡者,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借此機會通過宣傳來讓民眾產生危機感,讓全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不過如果宣傳過度的話,可能會導致民眾產生恐慌的心理,繼而造成混亂,所以如何把握這個度,實在是門學問,眾多與會者為此議論紛紛,給出了大量的想法和建議。
其次比較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接下來的重建工作。
高層們表示,力求在兩年之內完成陽省全境的重建工作,至少要保證陽省民眾饑有所食、寒有所衣、住有所居等基本要求。
有人提議,應該在陽省修建一個博物館和紀念館,用來紀念此次事件,而這個建議無疑是得到了與會者一致的認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