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謬論!歪理!” 楊吉不愧是大儒,直接揭穿了余閑這句驚世駭俗的言論。 他怒斥道:“你的意思,難不成是說天底下窮苦之人皆是奸邪之輩,只有富貴之人,才能心慈人善?” 說到最后,楊吉還指了指余閑,就差說你怎么不照照鏡子,你一個養尊處優的小侯爺,從前干了多少混賬糊涂事。 就這還有碧蓮說自己是被富貴生活養出了一顆善心? 顧帆本來黯然的小眼神頓時涼了,透著激動的神采。 他不僅興奮余閑被楊吉痛罵了,還抓住了余閑的把柄。 若是上綱上線的說,余閑這話都夠得上大不敬之罪了! 畢竟皇帝也是窮苦出身,現在余閑一桿子打翻天底下的窮苦人,那等于也是在罵皇帝奸邪了! 甚至,還把那些窮苦過來的達官貴人,以及勛貴豪強,全給得罪了! 這個傻小子,皇帝剛放過他們家,他就自己伸出腦袋給人砍了,得意忘形、不知死活! “枉你還說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番良言,怎么一回頭就自己否決了?”楊吉責備道。 余閑一怔,他昨天跟牧歌郡主隨口一提的話,怎么傳到了楊吉的耳里? 容不得深究,余閑保持氣定神閑,作揖道:“先生息怒,還請聽學生說完。” “你說!”楊吉一拂袍袖,壓抑怒火。 “學生剛剛所言,的確失之偏頗,但只是想以此論點,延伸出另一個論點,那便是生活和善惡是否有關聯。”余閑開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了。 “當今世俗,魚龍混雜,有賢者君子,也有下流小人,除去道德,世人最看重的莫過于功名利祿。” “但不論貧富,在世俗謀事總要有自己的方略,即便是窮苦之人,只要勤勞肯干,少一分怨天尤人,多一分成事的決心,定能在社會上有所作為,成為受人仰慕的人上人。” 聽到這,楊吉難看的神情稍稍褪去。 他很贊同這句話,這符合了儒家的準則: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 所以,當他聽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時,才會對余閑略有改觀,才會耐心考校。 “古往今來,有無數出身貧寒之人憑借自身的稟賦,一步步逆天改命、成就大業。這過程必然要經過無數的磨礪,也就是先生剛剛教誨的勞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里面,學生最欽佩的便是當今圣上,堪稱吾輩之楷模!”余閑大義凜然地道。 顧帆的臉色又沉了下去,把柄沒了。 楊吉的神情又好了一些,教誨道:“既然你都明白這道理,今后可勿再說什么窮**計了,我權當你年少無知,說錯了話。” “先生莫急,學生還沒說完。” 余閑來了個常規性的轉折:“這道理誰都懂,可若是真的窮困潦倒了,又有幾個人能守住本心呢?甚至為了賺錢牟利,鋌而走險、為非作歹,成了奸邪之人,這便是學生所謂的窮**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