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也沒必要非得為大秦捐軀吧……” “我是現代人,又不是大秦的忠犬……” “就算天下真的大亂,以我對歷史的了解,投靠劉邦總歸也是個出路吧?雖然有狡兔死走狗烹一說,但我只求小富即安,突出一個乖巧懂事,劉邦沒道理逼著我死?!? 趙泗腦子里亂糟糟的。 他的一切行為邏輯的本質是建立在他是一個現代人,具備一個現代人的良知。 投秦也只是因為他對于這個締造了大一統先河的朝代擁有好感的同時對始皇帝這個千古一帝抱有一定的敬佩。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侵犯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的。 變法?變法那不是求死? 誠然,很多先賢講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商鞅這般人杰,未必不知道自己的下場會走向何方,晁錯就更干脆了,晁錯在削藩之前父親勸說無果就服毒自盡了。 晁錯是抱著家破人亡以身殉道的想法去削藩的。 可是趙泗不是商鞅,不是晁錯,他做不到坦然赴死。 趙泗敬佩那些重于泰山之死,這正是諸夏歷史的魅力所在,可是趙泗不想死的重于泰山。 趙泗不想死…… 趙泗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現代人,他對大秦和始皇帝的好感是建立在他現在是侍郎,是右庶長,生活無憂,家有余財。 倘若穿越以后就成為即將被徭役逼死的黔首,也甭管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了,趙泗絕對第一個揭竿而起。 什么君為重也好,民為重也罷。 跟趙泗都沒有半毛錢關系,他只覺得自己的命最重。 平心而論,倘若結局難逃一死,以自己的性命成全大秦的變革和續命。 那趙泗覺得自己還不如跑路之后,等待天下大亂揭竿而起,最起碼他付出生命危險的前提之下,收獲的是屬于自己的果食。 只聽說過現代人有敬職敬業的,沒聽說過為了公司死而后已家破人亡的。 “我賣什么命啊我……” 趙泗越想越亂…… 不管再怎么說,趙泗也做不到為封建時代殉葬。 趙泗又不是皇帝,也不是皇子皇孫,也不是國家的主人翁。 他沒道理去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圖什么?圖留名千古么? 趙泗覺得自己到目前為止的所作所為,已經足夠留名千古了。 帶回來了土豆紅薯玉米,畫出來了第一份世界地圖和航海圖。以后的歷史課永遠都繞不開趙泗這個名字。 “沒道理,純沒道理!”趙泗搖了搖頭,偷眼瞄了一眼始皇帝。 只見始皇帝面色肅穆,看樣子,并沒有和自己開玩笑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