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時候發揮一點穿越者的先知先覺了。” “劉邦,蕭何,陳平,曹參,一個都別想跑……” 至于張良……張良因為刺殺始皇帝尚在浪跡天涯,而且張良是不折不扣的反秦人士,就算找到了,多半也不能為秦所用。 反倒是劉邦,目前是沛縣亭長,蕭何,沛縣獄吏,基層秦吏,根正苗紅的公務員出身。 “那就只能勉為其難的把高祖的人才包圓了……” “哎……早知道該多看看歷史書……” 趙泗的歷史知識有限,對于秦末漢初能夠記得的人實在不多,有的記得名字卻記不清楚籍貫,實在是可惜至極。 要不然,把漢初天團打包帶走,那多半是一種美事。 “這么一想,漢高祖為了大秦的建設而添磚加瓦,總有點可樂……” 等到回頭準備實施的時候,趙泗打算想辦法打包一些人才為自己所用。 趙泗如今沒有門客,也沒有手下,值得信任的船員如今也即將出海,想要行遷貴令,確實沒有用的趁手的力量。 未來倘若身居高位來執行遷貴令,總要有一批屬于自己的勢力和人手。 一整個下午過去,趙泗都在努力挖掘自己腦海里塵封了十幾年的記憶,以求能夠網羅更多人才為自己所用。 他們此刻大多名不見經傳,散布于天下地方,趙泗還需要找一個名正言順的方法來提拔他們為自己所用。而且也得分辨哪些人能夠為自己所用,哪些人不能,趙泗的根基在大秦,他是大秦的代表,有一些人天生不容于趙泗。 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在趙泗的沉思之中度過。 直至天色黯淡,陪同始皇帝完成傍晚健身順便共進晚餐以后,趙泗這才下班。 “再想想再想想……”趙泗拍了拍腦袋嘆了一口氣。 “還得找個借口啊,這群人現在混的忒差!” 趙泗直奔自己的封田而去,日常用自己的璞玉光環籠罩耕地。 眼下趙泗的封田之內,五谷肆意生長,因為有專門的渠道灌溉,還有人專門除草,外加上璞玉光環的影響,現在糧食的長勢很好。 “這稻子產量也不知道能有多少,不說比得上現代,要是能像占城稻一般,日后的大秦恐怕真無缺糧之憂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提升這批糧食的抗災抗蟲的能力……” 趙泗坐在田埂之間,思慮萬千。 而另一邊…… 皇宮之內,始皇帝和李斯相對而坐。 “看看吧!”始皇帝將趙泗所寫的遷貴令初卷推至李斯面前。 “這么快?”李斯略顯訝異。 遷貴令之事,始皇帝給李斯說了,毫無疑問,李斯很動心。 這是另辟蹊徑之舉。 也是一種全新的思路。 如果能夠做成,將會大大縮短大秦秦吏的培養速度和律法普及速度。 大秦中央的掌控力將會得到空前加強,而他李斯,也將真正意義上的比肩商君,甚至猶有過之。 之前李斯的政策推行方法,其實多少有些拾前人牙惠,歸根結底也沒有走出商鞅關中變法那一套。 而現在,倘若此事以李斯為主,用一種全新的辦法,完成大秦的變革,重現昔日關中之輝煌,毋庸置疑,他的功績將會超越商鞅。 畢竟商鞅變法,究其一生,不過是完成了對關中的掌控,而他,借助此法,有望在有生之年,完成大秦對全天下的掌握。 李斯……大秦左相也! 而秦,以右為尊。 雖然右相王綰如今沒有多少實權,雖然李斯以左相的身份握住了近乎三公所有的權勢。 但他一天沒有成為右相,就始終距離人臣之巔,有那么一步之遙。 而現在,他看到了機會! 只要能夠做成這件事!只要做成了!他必將登臨人臣極致! 李斯和始皇帝相處許久,他相信始皇帝并非吝嗇之人。 這對于他來說太過于重要了,人生,理想,權勢,追求。 更進一步的誘惑。 超越商君的誘惑。 有生之年完成將秦法普及天下地方每一個角落的誘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