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躺著,但是始皇帝并沒有進入睡眠。 “入內搖扇……” 耳聞趙泗這小子已然歸來,始皇帝也沒在猶豫,喚趙泗入內為自己搖扇緩解酷熱,方便自己入眠。 趙泗聞言,愣了一下,轉而臉上露出一些笑容。 他還以為始皇帝睡下了已經,聽聞命令,忙不迭失的入內為始皇帝搖動蒲扇,將冰鑒的涼氣送到始皇帝身上。 汗水逐漸消退,酷熱緩緩褪去,久違的睡意隨著趙泗的到來仿佛被觸動了機關,一窩蜂的涌了上來,疲憊和困意接踵而至,還有那一絲絲涼爽的微風…… 趙泗這小子……確實和旁人不同。 沒了趙泗這小子,也是真的不成。 始皇帝的腦海之中,浮出最后的想法隨著困意的上涌消失不見,進入了沉沉的睡眠之中。 …… 平靜的時光總是猶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 趙泗并不知道始皇帝真正的委任人選是李斯,只知道自己不得不肩負遷貴令的重任,故而對這件事情十分上心。 而李斯,似乎也抓住了一些東西,他意識到,自己似乎即將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重民,善民,是他未來道路的方向。 趙泗給了李斯很多啟發,譬如強干弱枝說,譬如公器說。 只是,這玩意有點抓麻的是,李斯完全沒有經驗。 以往都是疲民弱民,這一下下要轉換思路,讓李斯有點不知所措,該如何貧民,弱民,讓百姓疲于奔命,李斯門清,畢竟歷代法家先賢上百年的時間已經總結出來了無數辦法。 可是該如何重民善民,李斯卻找不到方向。 李斯想起來了自己的老師荀子,想起來了儒家。 客觀上來說,儒家一直在提倡以民為重,于是李斯打算嘗試從儒家那里借鑒一些東西,諸子百家一大抄,李斯也是師從儒家大能荀子,抄起來可謂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儒家講究忠孝,講究品質德行,講究君子之論,有親親相隱之說…… 在溫習了大量的功課以后,李斯發現儒家的重民之策和善民之策或許并不是那么適合現今的大秦,有很多東西也違反了李斯的原則。 “有用,但是有用的不是太多……”李斯皺眉,開始嘗試將儒家的重民善民之策和他自己的所學相互結合。 這期間,趙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從和趙泗相談以后,李斯就有了開辟新路的征兆,后面李斯幾乎每天都要找趙泗商討遷貴令的具體實施,還會和趙泗進行一些學術上的討論。 趙泗辦實事的能力暫且不提,他的思想理論確實極為出色,給了李斯很多啟發。 只不過趙泗忙壞了,每天奔波于皇宮和李斯的辦公場所,往往上午服侍過始皇帝以后,下午還要應對李斯的詢問。 為了拉攏李斯,和李斯結成統一陣線,趙泗不斷的給李斯灌輸自己的思想。 “我知道了!” 這一日…… 李斯拍案而起,終于意識到自己應該走的路是什么。 “人性本惡!老師從來沒有說錯!” 儒家講究人性本善,法家講究人性本惡,荀子這個儒家的異類也認可人性本惡,多少有些離經叛道,這也是荀子明明是大儒卻交出來可韓非和李斯兩個法家的根本原因。 “小民趨安,卻也趨利!” “當以律刑,以善引,明規矩而不私情!” 李斯意識到,善民重民并不需要廢除現有的龐大且繁雜的律令。 “倘若不加以限制,必會匯聚為宗族,而不以律令,以族規為先,所以分戶之令必須繼續執行下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