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故而,最先得知鹽價大規模下降的,反而是大貴族。 沒辦法,官府壓根沒有宣傳,沿海地區的百姓習慣了購買私鹽。 “父親!大事不好!” 一個年輕人慌慌張張的闖進屋子。 內里一個胡子略微發白的中年男人正在案幾之前于縑帛之上揮灑墨水。 兒子冒失的舉動打亂了崔敏的心境,以至于他毛筆微微一抖,一副畫作已然完全浪費。 崔敏眉頭一皺,看向自己的倒霉兒子崔景。 “爾也年紀不輕,當應該懂得養氣,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遇事不要慌亂不要慌亂,要凝氣!你知不知道……” “爹!不是,這次是真的大事不好了!”崔景苦笑了一下抬起來頭。 “鹽價降了!” 崔敏皺了皺眉毛:“官鹽降了還是私鹽降了?” “是官鹽,現在附近地區,官鹽一斗只賣六十三錢!” 崔景的聲音雖然緩和了下來,但是每一個字眼都是那么的扎實有力。 崔敏手中的毛筆落在了案幾之上,虛握的手指微微顫抖。 “六十錢一斗?趙政瘋了?” 他崔家,在齊國是貨真價實的大貴族,身上有王室血脈的那種,崔、田、呂、高、國、慶,他崔家也是排的上號的。 崔家世居瑯琊一帶,打從很早之前就掌握了食鹽販賣的生意,迄今為止,已經不知道積累了多少的財富。 后來秦滅六國,行官山海之策,進行了鹽業管控,崔家的鹽田被強行購買收走了許多。 不過崔家畢竟家大業大,有無數代積累的財富,又有技術和生產工人,故而很快就偷偷摸摸的弄出來了私鹽場,和本地貴族相互勾結,再賄賂一下當地官員,繼續開始販賣食鹽。 秦國是寓價于稅,也就是把稅的價格直接放進了鹽價里面,故而鹽價會高出來很多,他崔家產出來的私鹽可不用交稅,再加上又是幾百年的貴族之家,幾百年的制鹽手藝,于地方又廣有名望。 所以秦國在奪走了崔家大量的鹽場以后,其實崔家的收入也并沒有下降多少。 私鹽嘛,從來都不愁賣,誰不想吃上便宜鹽? 可是倘若……官鹽反而成了便宜鹽呢? “六十錢?這鹽,能吃么?這一批官鹽的成色如何?伱可有打探?”崔敏看向兒子崔景。 “爹,我帶回來了……”說罷,崔景從懷里取出來一個包袱。 “比咱們家的好……”崔景小心翼翼的開口。 崔敏碾著手里略顯粗糙的鹽粒,臉上的表情不斷變化。 許久之后,抬頭望天,一瞬之間,仿佛衰老了許多。 “趙政這個婢女生的,這是要絕咱崔家的根??!” (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