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五十一章 始皇帝的猶豫和困擾-《大秦:出海歸來,我獻上世界地圖》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臣近日細思,如今盜匪生患,無外乎民憤民怨,只是大秦初平六國,又有律法壓著,群盜重刑重賞,六國舊貴又勉強得以求活,故而宣泄不出來,倘若強行實施遷貴令,斬斷貴族活路,借機生非,就會釀出比昌平君叛秦更大的亂子?!崩钏姑嫔羁嗟姆畔驴曜樱瑵M臉沉吟。

    以前他是站在商君的舊路上來看待這個國家,在保持貴族穩定的同時,將剝削放在黎庶身上,又以刑法強軍震懾貴族,自然看不出來情況危機。

    可是現在他開始涉足一條前人未曾走過的新路,方才能夠清晰的看出來大秦如今正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境地。

    趙泗說的不錯,這是大爭之世。

    看似戰爭已經停止,煙云已經消散,可是恐怖的陰霾已經籠罩了整個大秦,正在醞釀著更大的災難。

    貴族有名,有勢,有財,黎庶有怨,有憤,有恨!

    稍有差錯,二者勾連到一塊,就會釀出來巨大的災禍。

    “六國舊貴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告訴黎庶,給他們恢復到從前的賦稅……只恐黎庶就會贏糧景從?!崩钏拐J真的開口說道。

    秦國的賦稅二十倍于古不是一句玩笑話。

    二一添作五,秦國是種一半交一半。

    而縱觀其他國家的賦稅,沒有超過三成的先例。

    當然,這只是擺在明面上的,大秦的優點是律法森嚴,吏治清明,說收你五成就是五成,不會少收,但是也不會多收,也沒有其他任何莫名其妙的雜賦雜稅,更不會巧立名目。律法上寫的什么就是什么。

    而六國表面上賦稅不高,可是真正落在地方上,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些地方的主官貴族沆瀣一氣,表面上是一成兩成的賦稅,卻能把黎庶活生生的逼死。

    “以前大秦律法森嚴,吏治清明,治理之地不過關內,秦吏夠用,可是如今天下既定,吏員嚴重不足,原本五成賦稅,百姓勉強能夠求活,眼下只恐地方,早已經是水深火熱,臣唯恐六國舊貴,打著大秦的幌子,蛀空大秦的利益,反倒是讓陛下背負了罵名,民憤民怨終究還是落在了大秦頭上……”

    “現在軍功爵晉升倒還能夠勉強維持,地方吏治,恐怕早已敗壞,若是僅憑培養吏員吏治,不降低賦稅徭役,想要平息民憤民怨,等到吏治清明,恐怕非得百年之功?!崩钏拐J真的為趙泗開脫。

    “嗯……”始皇帝只是點了點頭。

    這已經不是趙泗第一次提出降低賦稅徭役了,始皇帝的態度依舊沒有明確,只是不置可否的埋頭繼續干飯。

    “這是臣的失職……”李斯垂手,嘆了一口氣……

    始皇帝并沒有回答,李斯則低頭眉頭緊鎖。

    欲立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事。

    倘若是按部就班穩步推進,依靠培養吏員,改進吏治的老辦法來治理大秦,那就是時間問題,只要政令如一,始皇帝之后再來那么一兩個明君,也未嘗不能夠平息民怨民憤。

    五成的賦稅,大量的徭役,只要能夠保證吏治清明,百姓也并非活不下去,這是商君早已經驗證過的事情,也是大秦早已經驗證過的事情。

    但是李斯很顯然不想等那么久。

    這樣按部就班確實沒有任何風險,他只需要把他該做的事情做好,但是同樣,他也不會再有超越商鞅的機會,有生之年也再也沒有機會看到這一切。

    而且,倘若大秦后世稍微出那么一些亂子,恐怕這個時間又會被無限延長。

    以往大秦的輝煌掩蓋了這一切。

    大秦六代明君,不說多有能力,最起碼能夠維持基本國策推行政令,最起碼律令如一,不給國家添麻煩,最起碼大秦一直在走上坡路。

    帶上始皇帝,那就是七世雄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云和县| 广水市| 灵山县| 邵阳县| 鹤峰县| 通道| 哈巴河县| 萨嘎县| 湟源县| 宜州市| 鸡东县| 英超| 肥城市| 晋州市| 安陆市| 五家渠市| 南丰县| 汶川县| 通化县| 始兴县| 定远县| 镇坪县| 鹤岗市| 通榆县| 北安市| 获嘉县| 临沧市| 蒙自县| 连平县| 茂名市| 开封县| 东乡族自治县| 仙游县| 永吉县| 三河市| 乐业县| 图们市| 本溪| 丰顺县|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