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低下頭的始皇帝也陷入了沉思。 眼下的大秦國庫真的很空虛……河套地區的建設要錢,馳道的鋪設要錢,秦始皇陵要錢,阿房宮的修建要錢,百越地區的建設要錢,如果不是高昂的賦稅撐著,大秦根本無力同時進行這么多措施。 同理,隴西那邊和匈奴還要交手,三十萬人手恐怕一時半會撤不回來。秦始皇陵的修建也需要大量人手,阿房宮的修建也不用說,百越的移民建設,城池修建,道路溝通也不可能停止。 這些工程總不能半途而廢…… 尤其是隴西和百越,加起來上百萬人,大量的糧草資金投入,一旦停止,稍有反復,可能就會釀成大禍,前功盡棄。 大秦,實在是沒有太多空間降低賦稅和徭役。 開弓沒有回頭箭,總不能現在在隴西百越撤軍,停止建設吧? 降賦稅,停徭役,這是碰都不能碰的滑梯。 但凡有人敢在朝堂上說出口,頃刻之間就會被生吞活剝,隴西和百越是大秦目前唯二還在征服能夠持續獲得戰功的地區,牽扯到了大秦三分之二的大小軍功貴族。 李斯也只是為趙泗開脫,他也不敢在朝堂公然提出這兩件事。 “那么……賦稅從哪里降?徭役從哪里降?錢又從哪里來?” 留給始皇帝選擇的余地并不是很多。 秦始皇陵……和阿房宮…… 各地的道路溝通,總不能停了,各地渠道的修建,也不能停了…… 對于目前的大秦而言,停下來又沒有特別大的影響的,也只有他的陵寢和宮殿了…… 那么對于始皇帝而言,趙泗提出降低賦稅和徭役,又何嘗不是一種冒犯? 這也是趙泗多次提出,始皇帝迄今為止沒有表態的原因。 屋內二人心思各異,但是外面的趙泗卻大踏步的走進來。 然后自然而然的坐在了案幾之前,趙泗當然沒想清楚這里面的彎彎繞繞,困擾他的也是始皇帝一直都沒有明確表態。 賦稅徭役不降低,一切扒瞎,歸根結底,還得看始皇帝有沒有這個想法。 李斯倒是抬頭看了一眼洋溢著活潑氣息的趙泗,內心略有感慨。 “年輕真好啊……” “就是太年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