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泗這小子口胡起來越來越不著調,不過……始皇帝還真就吃這一套。
送完東西,簡單慰問了一下趙泗的身體健康,始皇帝也就離去。
畢竟趙泗這小子腰還沒好,也不可能現在就爬起來給自己站崗,而且始皇帝近段日子也確實是忙里偷閑,無非也就是抽空過來看一下自己的祥瑞罷了。
始皇帝離去以后,趙泗還在摩挲著始皇帝送來的武器鎧甲,恨不得現在就爬起來體驗一番。
可惜……力不能及也!
這些東西,可太珍貴了!
也太適合趙泗了。
“好在……最多再有個十來天,應該也就無礙了。”趙泗摩挲半天,最終還是嘆了一口氣。
現在的身體狀態,只能看不能玩啊!
……
時間,繼續一點一滴的度過。
十幾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陛下,關中抽調來的秦吏已經夠數,只是一郡之地,抽調的秦吏還是有些太多了,再這樣下去,關中的吏員恐怕都不太夠用了。”李斯嘆了一口氣。
東郡可是一整個郡,涉及了一整個郡縣的官吏清查,這次緊急抽調,弄的關中吏員都不夠用了。
一郡之地,可不小了,如今的大秦,也就三十一個郡罷了。
最關鍵的是,吏員方面,現在關中一直都在給六國之地輸血。
始皇帝一統天下以后,對地方統治采用的方法是選拔本地吏員的同時根據情況從關中派遣一定的吏員。
如今關中吏員本就人手不足,東郡上下徹查,又抽調了五六百干吏,關中的吏員,是真不夠用了。
設郡縣,皇權想要下達地方,就必須要有廣泛的吏員規模,想要行政通達,不是說通達就通達的。
要是在繼續朝六國之地輸血,關中之地的吏治反而有可能出現倒退敗壞的風險。
說白了,吏員的培養速度跟不上了。
“臣想刊印秦律,廣發軍功至不更之家,于關中各地,重新培養吏員。”李斯開口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好在,也就是有了印刷術和造紙術。
書籍的刊印速度大幅度提升,成本大幅度下降,大秦也算是有了加速和大規模培養吏員的底氣。
否則這次清查東郡,還真得掂量一二。
畢竟,大秦的小軍功地主,不在少數。
尤其是關中根正苗紅的軍功地主,幾乎是一抓一大把。
反倒是書籍的刊印速度和成本成為了培養吏員的掣肘。
秦一統六國,老秦人因戰奪爵者不在少數,關中的老秦人,身上又有軍功,這是天然值得信任的對象。
從他們之中,大規模進行吏員培養。
雖然,他們沒甚么文化,甚至大部分還不認識幾個字。
但是只要數量上來了,一切都好說。
至于說質量,吏員也不需要考慮什么質量,李斯要維護的是下層生態結構和大秦對底層的掌控力。
大秦缺的是下到地方數量龐大的吏員,至于說官員,大秦還真不缺。
“準!將作少府那邊全權以你為主!”始皇帝點了點頭,在造紙術和印刷術上給了李斯最高的權限。
要印什么,印多少,紙張的大規模使用,一切以李斯的要求為主。
將作少府這個生產機構最大程度配合李斯的要求。
這樣一來,當然會降低紙張的普及效率和其他書籍的印刷傳播效率。
但是比起來培養基層吏員,其他什么事情都可以放一放。
造紙術和印刷術就是大秦執行遷貴令的底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