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起碼有一個好消息,“秦”對大冶部不是充斥著敵意的,“秦”也很愿意和大冶部乃至于島嶼上其他任何一個部落進行交流。 巒知道,大冶部對于“秦”而言,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區別只是在于,大冶部恰好是第一個接觸到“秦”的部落。 上一次接觸,是災難! 那么這一次呢? 巒想了許久,猶豫了很久,終于! 他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巒指了指自己。 荊有些不明就里。 爾后巒又指了指大船上飄揚著的黑底金字的秦旗。 荊還是沒看明白。 噗通! 巒跪了。 巒指了指荊,又指了指秦旗,爾后又指了指岸邊正在觀望大秦海船的部族。 爾后就伸手去拉荊的手。 荊意識到了對方的想法,趕緊阻止了對方的行動。 這是臣服! 對方要臣服! 巒被拒絕以后,有些愣神,卻看荊突然面色變得肅穆,不斷開口說話。 須臾之間,即刻有人為荊戴上冠冕,為他取來旌節,諸船員于荊面前站定。 開玩笑……荊這會穿著便服呢。 那對方的臣服按道理來說荊是沒有資格接受的,因為他代表的是個人。 他必須要在群臣的見證之下,在旌節和圣旨的見證之下,才有資格接受對方的臣服。 巒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他代表自己和岸邊的部族向秦表示臣服,荊自然不能裝糊涂。 荊于巒面前站定,巒臉上充斥著欣喜……爾后迫不及待的將荊的手放在自己的頭顱之上。 這并不草率,彎彎不像琉球那地方分散的土著一樣可以直接橫掃。 這里有瘴氣毒蟲,還有彎彎海峽這個天然屏障,但是近海之地,彎彎又是一個繞不開的地方。 而彎彎的本土土著,也已經形成了簡易的政權,人口加起來也不在少數,大秦需要一個介入彎彎的切入點。 也需要去了解彎彎的內部政權結構和人口聚集分布,最好也弄清楚彎彎的地勢和勢力劃分。 這都需要和當個政權進行密切的交流。 大秦,并不需要在乎對方有甚么目的,大秦只需要達成自己的目的就夠了。 就這樣,大冶部在所有人見證之下,在巒的帶領之下,臣服于秦。 “派人去進行補給,將秦旗立于港口!你們幾個留在本地,幫助他們組建和大秦的交流。” 荊開始給準備好的彎彎留守人員進行交代。 彎彎去中原不好去,海峽通過難度太高了,不如走扶桑,剛好扶桑也算是大秦海外的第一個據點。 總之輾轉以后,彎彎的留守人員是可以自行和大秦進行聯絡的。 他們需要留在這里,留在大冶部落,學習他們的語言,文字,了解他們的文明,政權,如果有機會的話,也不排除嘗試插手本地政權爭斗的可能,總歸是在近海,大秦還是能夠勉力干涉一二。 不需要派兵,只需要提供武器鎧甲,都能夠在這里大殺四方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