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要完全信任他們,學習好他們的語言以后,盡量嘗試和此地的其他部落也建立交流。” 就算對方選擇了臣服,荊也保持了謹慎,并沒有選擇全船靠港進行補給。 而是選擇了輪流靠港。 每艘船靠港兩到三天,補充食物水源的同時,也算是放放風。 當然,為了嘉獎對方的臣服,荊也賜下了五十把秦劍以作獎勵。 一共十個船員被滯留在了彎彎,負責建立個彎彎的聯系,巒則進貢了一百個部族作為自己效忠的證明。 一百個壯勞力不算多,但是對于人口加起來僅有四萬的大冶部來說,真的是誠意十足了。 “有所予則有所求,看樣子,這里的爭斗,恐怕有些激烈啊!”荊站在甲板上陷入了沉思。 “不過有爭斗最好,這里距離扶桑不遠,大秦有余力介入。” 在荊的眼中,距離近的地方最好狗腦子都打出來,這樣大秦才能夠分化拉攏建立聯系鉗制周邊。 至于遠海,當然是希望對方有穩定的政權,能夠和大秦建立有效且長久的交流。 “好了……出發了!” 荊站在甲板之上,再一次回顧港口上飄蕩著的秦旗。 出海以后,確實舍不得陸地了,但是他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做。 繼續南下…… 事實上從扶桑繼續往南很難環游世界,以目前的航行技術,只能盡量順著海岸線進行環游世界之旅。 往南想要環游世界得橫跨大西洋,對于這個時代有些異想天開了。 但是趙泗環游世界就是單純的環游世界,他可以直接從扶桑往北走。 荊他們要考量大秦的戰略目的。 從扶桑往南的東南亞海域乃至于和印尼等地區建立一定的交流,是目前大秦所需要的。 彎彎,呂宋,琉球,海南島,印尼,這些能夠涉及的地區,大秦能夠一定程度上發揮自己能力的地區,必須要優先進行實地考察。 尤其是印尼,那里有趙泗交代的必須帶回來的東西。 棉花! 從扶桑往北順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走,那可就得繞一整圈,過個好幾年才能輪到這些地區了。 先往南,探索清楚比較近的地區的政權結構,然后再折返往北,回歸扶桑以后順著洋流和大陸帶轉圈,再從東南亞一帶回歸大秦。 畢竟是頭一趟,船少事多,只能一趟船當兩趟船來用,等到日后大秦的船只建造完成,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分出來一支船隊,荊就不需要這么麻煩了。 “師兄?師兄他們還忙著挖金礦呢……” 指望讓林白羽再派點船去探索是不可能的,石見銀山和左渡金島都已經找到了,少一艘船就是少一船金銀。 “不過算算時間,師兄那邊挖出來的第一批金銀,應該已經送回大秦了吧?”荊眺望著海岸線。 海岸線越來越遠,就連大秦的旗幟也逐漸成為了一個黑點,最后再不斷拉長的天際之間消失不見。 而另一邊,始皇帝大巡天下的車隊…… 一封來自于瑯琊的急奏,直發駕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