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是始皇帝,乃至于大秦,和萬萬千千的黔首乃至于底層士子,真的有那么大的矛盾么?
其實并不見得。
始皇帝和黎庶的根源矛盾在于賦稅徭役過重,可是這種矛盾是可以消解減少的。
之所以六國黔首視始皇帝為敵寇,弄出來水火不容的局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人為的矛盾轉移。
反正始皇帝不是什么好東西,地方官吏想要腐敗可以假借王命,地方貴族剝削百姓也可以甩鍋給始皇帝。
黔首無處發泄,所有的怒火都指向了始皇帝。
以前是沒有辦法,大秦輿論戰場天生處于劣勢。
現在,通過張貼告示廣而告之,只是大秦發出宣言表明態度的第一步。
不管能不能執行下去,最起碼要告訴百姓,你們因此受到的剝削并非是來源于大秦來源于始皇帝。
從此開始,將大秦在地方行政喪失的公信力給一步一步找回來。
只不過,現在的趙泗也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構想,一時半會倒也拿不出章程,還需要繼續思索具體策略。
而李斯在得到趙泗的建議以后行動十分迅速,畢竟事關民生,最重要的是大秦和始皇帝不能再幫那群六國余孽背鍋了。
也不能再容忍六國余孽和地方官吏一邊囤貨居奇,一邊引導輿論。
很快,自咸陽印刷好的大量告示直發天下各處郡縣鄉里。
需要大量紙張?那就先停了官員紙張供應和秦律印刷。
印刷速度不夠?那就一邊印刷一邊人力抄寫。
總之,務必盡快將告示張貼四方!
爾后,李斯也開始動用自己三公之首的權利,駕攆每至一地,必勒令當地官吏宣傳平價推種仙糧事宜,同時派遣官員監督執行。
始皇帝的駕攆行動速度再次因此而放緩。
杜絕囤貨居奇以及貴族的貪婪是不可能的,各地糧種的價格依舊居高不下,但因為種種行動,矛盾的對象已經悄然轉移,百姓的怒火和怨言也不再僅僅指向始皇帝一人。
……
“狗入的東西,秦王難得發個善心!”
空曠的耕田之上,劉邦忙活了大半天終于開墾耕種完成,一把將鋤頭扔在地上憤憤開口。
沛縣自然也張貼了告示,宣布平價推種事宜。
劉邦識字,自然看的明白。
心里還想著秦王好不容易干了件人事。
他手里去年弄的糧種不多,雖然產量很高,但是也不夠播種的,想要播種還得再想辦法買些糧種。
始皇帝下令平價推糧難得讓劉邦夸贊始皇帝一次,畢竟這和他的利益息息相關。
美滋滋的拿著錢打算通過官府購買紅薯土豆玉米的糧種,結果被告知已經售罄。
哪里是售罄,分明是沒有賺頭,被官吏直接轉手加價賣給商賈了。
沒辦法,拖蕭何的關系,加價一倍才買下了足夠耕種的糧種。
“咱們還算好的,有蕭何的關系在,咱們買加價一倍也就能買到了,那群商賈手里的糧種,如今已經比官價高出來五六倍了。”樊噲攤了攤手。
樊噲今年自然也買了紅薯土豆玉米的種子。
沒辦法,產量太高了啊。
最關鍵的是老大哥劉邦是真種了,樊噲親眼看見的產量。
別管什么濕糧賤糧,大部分底層人考慮的第一要素永遠都是填飽肚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