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倒不失為一個辦法,只是舉家遷移,根基全失,路途遙遠,免不了元氣大傷,到了關內,恐怕家業也難以經營……”亦有人憂心忡忡。 如果要拿這個當投名狀,那成本未免也太過高昂了一些。 都舉族遷移了,田產還能留在老家不成?商業園還能帶到咸陽不成? 最后勢必是要折價出售,破產甩賣,再來到關內這個強龍無數的地方,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入不敷出,凈吃老底。 當然,以在場各位的家世來看,哪怕是吃老底敗家,也不是一二十年能夠敗干凈的。 “此事還是不能急,陛下剛剛頒布遷王陵令,這件事情現在由李斯負責,雖然陛下已經頒布了遷移的標準,可是到底該遷移誰家,如何遴選,總需要一段時間來計較,最開始遷移的目標,也肯定是在六國舊地最負盛名者,一時半會恐怕難以展開,且看天下反應!”一人開口說道。 這種政令,總不能今天頒布第二天就拿出來大名單吧? 只要時間放的夠久,六國舊地的強硬抵抗派肯定能夠反應過來,現在憂心忡忡,倒不如等待事情發酵,觀察一下輿論形勢再做打算。 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事情是。 昨天剛剛頒布遷王陵令,今天,李斯就真的公布了第一批幸運入選遷王陵令能夠和秦王陵寢做伴沐浴先王圣德的幸運兒大名單。 “項虞二家沒甚么妨礙,這兩家只要愿意遷移,整個楚國舊地應該都不會再有特別大的動靜。 剩下夠份量的就一個齊國崔家。”趙泗端詳著遷貴令第一批大名單輕聲沉吟。 爾后看向李斯開口說道:“李相還是過于保守了一些。” 這份大名單算得上大魚的只有一個崔家,其余要么已經是大秦的形狀,要么就是小貓三兩只。 “這是用來給天下做表率的,并不是用來給大秦樹敵的。”李斯笑了一下從趙泗手中奪過竹簡遞給一旁的屬官。 “發遷王陵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