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泗今天入宮是為了匠作局,始皇帝已經準了,他的目的已經達成,但是現在始皇帝明顯在氣頭上,趙泗還是決定看一下,最起碼不能被扶蘇給氣的撅過去才行。 然而再入宮重新看到始皇帝之時,始皇帝的淡然超出了趙泗的想象。 此刻的始皇帝正跪坐在案幾之前,悠哉悠哉的嘗試自己沖泡茶水,注意到趙泗略顯驚駭的面孔臉上帶著笑容擺了擺手。 “坐吧?!? 趙泗跪坐下來,看著始皇帝掛著笑意的面容心里忍不住琢磨。 不能給始皇帝氣出來什么毛病吧? 真要給始皇帝氣出來什么毛病,扶蘇可是要向全體人民謝罪的。 “很驚訝?”始皇帝臉上帶著笑容將茶水推給趙泗一杯。 “這飲品確實不錯,能使人靜心凝神。”始皇帝自顧自的說道。 趙泗沒說話,輕輕的泯了一口,有點燙。 “朕共有十八子,以扶蘇最長,胡亥最幼。”始皇帝輕輕泯了一口茶水目光有些幽邃。 “朕繼位之初,大權旁落,內宮不寧,扶蘇是在那個時候出生的。 這是朕頭一個孩子,也是朕最親近的孩子,那時候朝政皆被呂不韋把握,朕倒是空閑,能親近子嗣。 后來朕長成以后,初掌大權,平內宮,定朝堂,清外戚……扶蘇的母族,因此而死不知多少,他的舅舅昌平君也因此反叛,被朕下令處死。 至此朝堂上下一心,可以鼎定天下。 從此之后,政務繁多,子嗣愈多,朕卻難以得空,扶蘇是他們的兄長,乃盡其責,照看兄妹,監督他們的學業,端正他們的言行,兄弟姐妹都愛他敬他,說是兄,卻視其為父。 胡亥是最小的,年齡和扶蘇的兒子一般大,算是扶蘇一手將他帶大,扶蘇沒有離開咸陽的事后,日夜早晚胡亥都會去扶蘇的府邸給他請安。 倘若立扶蘇為儲,朕的孩子沒有一個是不認同的,甚至于我現在要立除了扶蘇任何一個孩子為儲君,都是其他皇子所不能接受的。 沙丘之事,朕貶胡亥,扶蘇歸國,當有此事,這是預料之中。” 始皇帝緩緩的放下茶杯,眼中帶著幾分說不清的意味。 “陛下不生氣了?”趙泗試探性的開口發問。 “朕從來不氣他兄弟和睦,眾子皆視他為長?!笔蓟实蹞u了搖頭。 趙泗點了點頭,始皇帝說這么多,氣的點只有一個。 “胡亥若為君長,扶蘇可得一夕安寢呼?”始皇帝手指輕輕在案幾之上叩動。 趙泗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這一點無需多說,歷史已經給出了明證。 “陛下圣明!”趙泗順嘴拍了個馬屁。 始皇帝聞聲笑了一下搖了搖頭開口道:“淳于越曾經跟我說過,現在舉國天下施行郡縣制是極為艱難的,朕也問過李斯,他并沒有商君之信念,最妥當的法子該是郡縣和封國并存,二者并非不能兼容,納中原為郡縣,分封諸子以為邊疆封國……” 始皇帝嘆了一口氣…… “只要最后的結局是一樣的,不管是郡縣制還是分封制都只是實現結果的一個過程?!壁w泗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始皇帝從不在意所謂的郡縣制和分封制,他在意的只有一點。 中央集權,君主專政! 權利,權利,還他媽是權利! 作為一個君王,始皇帝絕不是任何一個學說的死忠,也絕不可能是任何一個制度的擁躉。 始皇帝只會支持符合他想法的制度。 儒家之所以能在當時和法家斗的不相上下,有諸子百家的支持只是另一方面,主要原因是在于儒家也提出了合適的解法。 倘若儒家從一開始就是錯的,單純想讓始皇帝效仿周天子,那儒家壓根沒有上棋盤和法家爭斗的可能。 實際上儒家差一點就贏了,因為始皇帝占領的土地太多了,蠻荒邊陲之地要廢的人力物力太多太多,最好的解法就是分封諸皇子過去開發戍邊,然后過個十幾年幾十年再重拳出擊拿回來。 但是始皇帝只能決定分封,收回來就是下一代人的事情了。 那么,始皇帝的繼承人能做到么? 扶蘇有能力,但他做不到。 或許放在天下尚未一統的時候扶蘇會是一個好的君王,但他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他對兄弟們視如己出,兄弟敬他如父,始皇帝很清楚扶蘇和兄弟們之間的感情,扶蘇也絕對狠不下來這個心。 所以淳于越就必須死…… 既然收不回來,那就干脆不封,始皇帝只能選擇一個更難走的道路,甚至為之十分急切,不惜最大限度的壓榨帝國的每一分資源。 為的,就是給扶蘇鋪好一條通天大道。 休養生息,平定民怨,安穩時政,始皇帝相信扶蘇能做好。 始皇帝笑了一下,傾倒水壺,茶水卻已然空了。 “回頭入宮再帶一些茶葉來?!笔蓟实蹟[了擺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