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九章 鋼鐵冶煉,火器和火藥。-《大秦:出海歸來,我獻上世界地圖》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趙泗話雖然說的漂亮,可是劉辟心里清楚,這活沒有不接的道理。

    趙泗對匠作局的重視程度很高,光是實驗辦公場所幾乎直接挪了一半航貿軍府出來,經費直接給了五十萬兩白銀。

    領導都給出來這么大的重視了,你說接不下來?

    劉辟沒有任何猶豫的開口:“還請上卿試下,這鋼鐵冶煉,還有這火藥火器,究竟要弄到何等地步?”

    “不急,且先弄來鐵器木炭硝石硫石。”

    不消片刻,便有墨家弟子帶來趙泗需要的東西。

    “這是現在的鐵器。”

    趙泗舉起鐵制犁具用力往石頭上一磕,頃刻間碎裂開來。

    “如今的鐵器,農用都難堪,更不能用作刀兵之利,比起來青銅器相差甚遠,但是青銅器雖利,銅礦卻太少,又要用作鑄造錢幣,又要用作鑄造武器鎧甲各種禮器,已遠不能滿足國之所需,而鐵器雖劣,鐵礦卻遠遠多于青銅礦,如今大秦已有錢荒之象,而日常生活所需金器卻遠遠不足,解決這個問題已經迫在眉睫,要么是找到更多且易于開采的銅礦,要么就是用鐵器來替代青銅器。

    可是自青銅器為人所用以后,自商周以來,銅礦已經開采將竭,海外雖有銅礦,然而一來運輸成本太大,二來數量也不夠,對于擁有兩千萬庶人的大秦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

    只不過青銅器歷經近千年的冶煉工藝才能達到如此地步,想要再短時間內追上去并非難事,其中不光是冶煉,還有鐵礦開采,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要涉及,推陳出新,十五萬兩白銀只是初期投入,我只有一個要求,十五萬兩白銀,我要你們弄出來能夠可堪農用的鐵器!”趙泗開口說道。

    現在的鐵器只在民間有一定的使用,而且還很少。

    太脆了,太不經用。

    哪怕是用來制作農具都有點夠嗆,趙泗不指望今天掏錢,明天鐵器就直追青銅器。

    那是扯淡,秦朝的青銅器工藝已經臻至大成,直到南北朝時期鐵器都才堪堪能夠比得上這個時代的青銅器,隋唐時期,鐵器才從各方面都全面超越了這個時代的青銅器。

    自秦往前,青銅器已經有了千年歷史發展,鐵器使用卻還極為原始,哪里是一兩年就能追的上的。

    不過也不用全面超越青銅器,實際上鐵器如果能夠達到漢朝中期的工藝水準,就可以全面推動鐵器取代青銅器了。

    沒別的原因,就是量大。

    量大了,軍隊鎧甲列裝的比例就更高。

    受限于原材料的稀缺,大秦原本軍隊著甲率或許只有十分之一。

    但是換成原材料豐富的鐵器,雖然質量下降了一些,著甲率卻可以往上翻倍,孰優孰劣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而且更不用說民間對于金屬的需求了……

    劉辟點了點頭,等待著趙泗對于火藥火器的吩咐。

    “火藥……怎么說呢?”

    趙泗想了想干脆自己調配火藥。

    趙泗對于火藥這玩意的知識僅限于那個廣為流傳的順口溜。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

    硫磺自然界就有,山上能夠撿到,而且也是這個時代修仙人士煉丹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硝就不用說了,旱廁,鳥糞,都能出硝,大秦境內硝石礦也有,只不過不太好開采,硝的主要來源還是得靠刮廁所。

    木炭就更不用說。

    趙泗嚴格按照順口溜的配比弄出來了火藥。

    無非就是研墨成粉直接紙包,趙泗不是啥動手達人,只是為了讓他們知道火藥的概念,他甚至連引線都搓不出來。

    用上好的宣紙包好粉墨狀的火藥以后,趙泗讓劉辟生火。

    爾后小心翼翼的將紙包投入火堆之中。

    “都后退!離遠一些!”

    趙泗知道火藥的危險,帶領眾人齊齊后退。

    所有人都眼中帶著期待看著火堆。

    轟!

    一個大呲花給劉辟嚇了一跳。

    在那一瞬間,火堆發生了爆燃現象。

    然而也就止步于此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边坝县| 乡城县| 远安县| 建昌县| 西藏| 普安县| 获嘉县| 寿宁县| 呈贡县| 二连浩特市| 五莲县| 织金县| 习水县| 光山县| 临颍县| 紫金县| 明溪县| 凌云县| 万宁市| 叙永县| 广水市| 岳西县| 潍坊市| 枣庄市| 山阳县| 嘉禾县| 广丰县| 麻阳| 德令哈市| 甘肃省| 进贤县| 尉犁县| 崇阳县| 延川县| 于都县| 南宫市| 谢通门县| 湟源县| 嘉兴市| 临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