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天農忙,夫妻倆又累又餓,天色已經(jīng)黑暗,月光并不明朗,夫妻倆夜里又看不見東西,只能早早躺在床上。 “你做甚子,娃才睡著……” 屋子里響起來夫妻倆的竊竊私語。 “置辦了耕牛以后,家里的日子以后就越來越寬裕了,現(xiàn)在稅沒那么厲害,糧食產(chǎn)的又多,我聽說陛下還降了徭役,現(xiàn)在天下都是陛下治理,以后應該不會再打仗了,我想再添幾個丁口,要不然就平一個,太孤零零了。”竭小聲說著。 “天知道以后稅還漲不漲?”竭的妻子嘆了一口氣。 “不知道才得早早繼續(xù),日后就算稅十五也不會再那么緊巴。” “弄疼我了……” 而這,正是豐收之下的一個縮影。 竭一家是標準的五口之家,也是標準的一夫百畝。 一家攏共一百畝田地,五個丁口。 過去的糧食平均畝產(chǎn)只有百斤,如果按照稅十五來計算,一畝地能落在手里的糧食只有五十斤,一百畝地也就是五千斤。 一年兩茬糧食,也就萬斤罷了。 平均一個人一天能分配到的糧食只有五斤有余。 這意味著一個正常的家庭是沒有任何抗風險能力的,別說置辦其他東西,就連糧食都得緊著壯勞力吃才行,農閑之時,還得去拔野菜,操持其他的,還得祈禱老天爺一年都風調雨順,一家才能夠度過一年。 而除此之外,一年還得服役兩個月,這意味著本就不多的農閑時節(jié)還要被侵占。 因此竭遲遲不敢添丁,以至于夫妻二人再誕下來一子以后少有房事可言。 添丁意味著婦人會懷孕,懷孕意味著勞動力下降,人口增加又意味著口糧也會增加。 因此,普天之下的人口增長,在趙泗到來之前,都較為緩慢。 而現(xiàn)在,因為趙泗的緣故,糧食的畝產(chǎn)翻倍,稅收從十五降到了十一。 還是那個五口之家,還是那一百畝地。 畝產(chǎn)量兩百斤,一百畝就是兩萬斤,一年兩茬就是四萬斤,去掉賦稅到手的糧食就是三萬六千斤。 合計平均一個人一天可以分配的糧食接近二十斤。 這是從前的四倍! 而事實上,竭家里的一百畝地并不是種的全是主糧,像是邊邊角角之處還有田間地頭的荒地,竭種的還有畝產(chǎn)爆炸的紅薯,一年能夠落在手里的紅薯也有幾千斤。 紅薯雖然不值錢,可是他能吃,能填飽肚子。 因此,現(xiàn)在竭一家和以前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甚至于,自然而然的浮現(xiàn)出了添丁加口的心思。 能養(yǎng)的活更多人了,甚至還有富裕。 從前的一百畝地養(yǎng)活五口之家都稍顯不足,而現(xiàn)在一百畝地養(yǎng)活個八九口都不成問題。 因此,在經(jīng)過了不足一刻的片刻歡愉以后,竭百無聊賴的躺在床上進入了賢者模式,對趙泗和始皇帝送上了由衷的贊美。 “我前些日子去城內,還聽到有人非議陛下嘞。”竭自顧自的說著。 很顯然,這是因為遷王陵令的執(zhí)行,始皇帝因此風評受害。 “崔家都被族滅了,要說崔家也不賴嘞……” “可是崔家也不曾給咱們一口糧食,要我說陛下只是族滅了崔家,也沒有他們說的那么壞。”竭翻過身子捯飭了兩下自己的婆娘。 “又在這胡言亂語了,天上的事是咱們應該操心的么? 有這功夫還不趕緊睡覺,明個還得收糧食嘞。” 竭的婆娘明顯疲憊了許多。 “不是,我是說陛下可能沒他們說的那么壞。” “那可不?陛下是天大的好人呢,這群殺千刀的,連累稅再漲回去才算完。” 竭想了想是這么個理。 他還想以后接著豐收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