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發生了如此的事情,先生如何能夠笑得出來?”羋蘭眉頭皺起。 “此乃好事,何故不喜?”白應拍了拍手。 “能夠為了攀附趙泗而如此上書,可見已經有人無視夫婿的威望,這樣的事情算什么好事?群臣議論滔滔,阿諛奉承之輩徒為趙泗搖旗吶喊,如今趙泗聲名滿載關內,遍傳天下,先生不怕陛下為群臣所動?”羋蘭開口問道。 “您難道認為陛下的意志是可以動搖的么?”白應驚訝的看向羋蘭。 羋蘭聞聲,似乎想到了一些不好的經歷,因此搖了搖頭。 他確實不認為始皇帝這種獨斷專行之人能夠被群臣的意見所裹挾。 畢竟昌文君昌平君之死歷歷在目,那可都是羋蘭的親族,而羋蘭,本就是那場風波的親歷者之一。 “這不就對了,陛下的意志是不能為群臣所裹挾的,因此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群臣有什么樣的議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做出了什么樣的答復,方才按照您所說的,我妄自猜測陛下的意思,陛下既然降下懲罰,又言絕無此事,須知長公子儲君之位陛下已經心中敲定,只待日后召群臣議論,長公子就可以冊為太子,這如何不是喜事呢?”白應開口問道。 “可是陛下對那趙泗也太過縱溺了一些!”羋蘭皺了皺眉頭。 “但是從陛下的回復來看,陛下的心里還是認為真正適合儲君之位的人是長公子,否則也不至于如此批復。 您不用擔心,昔日陛下也寵愛自己的幼子胡亥,那個時候長公子剛剛離開咸陽,被陛下貶謫到隴西,群臣也在猜測陛下是不是不喜長公子欲立十八公子為儲,于是人心動蕩,朝野不安,實際上,陛下卻不會因感情用事,陛下之于趙泗之寵愛,無非出于私情,而陛下行事至公。 況且趙泗再怎么說也是長公子的兒子,陛下的孫子,并不符合儲君傳承的順序,哪怕陛下真的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朝野諸公也是不會贊同的。”白應開口寬慰道。 羋蘭一想,覺得白應說的有道理。 相比較于胡亥得寵的時候,現在的議論還真算不了什么。 要知道胡亥可是和扶蘇一個輩分。 更不用說那個時候扶蘇剛剛觸怒了始皇帝,更是被始皇帝直接貶出咸陽,那段時間算是至暗時刻,給羋蘭嚇得心驚肉跳,甚至連發脾氣都不敢。 有了白應的解釋,再加上始皇帝的批復也肯定了這件事,羋蘭心中終于安定了下來。 “原來如此,婦道人家短視,讓先生見笑了。” “事關己身,故而難免難以自持,這是人之常情。”白應笑了一下。 羋蘭心頭安定了一些,準備離去,但看到白應如釋重負的神情,鬼使神差的復又開口問道:“先生當真不知道此事?” “我近日皆在宮中,您是能夠看到的。”白應面色不變。 羋蘭點了點頭,心頭的疑惑逐漸消解。 況且,白應行的正立得直,這事又不是自己干的,而是馮去疾干的。 而且以馮去疾的為人,絕不會太過于顯眼令人矚目,以羋蘭的眼力見,就算知道是誰上奏也看不出來什么。 “夫婿身為長子,苦也,被陛下貶出咸陽多年,陛下又向來不親近夫婿,我這個做妻子的難免感到心疼,請先生不要責怪我的失態。”羋蘭嘆了一口氣,神情有些哀傷。 “臣看在眼里,如何不知?”白應開口道。 “先生您覺得昌意的德行如何,和夫婿比起來怎么樣呢?”羋蘭忽然沒來由的開口問道。 昌意,當然是羋蘭為扶蘇生下來的長子,扶蘇的嫡長子。 當然,這個嫡長子是羋蘭自認為的。 “小公子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富而不驕,貴而不舒,不隕長公子之名。”白應開口回答道。 “您說的太過了一些,他哪里值得先生您這樣夸贊?日后還需要您的教導呢。”羋蘭掩嘴輕笑,看起來對白應的評價頗為滿意。 白應因此附和幾句,羋蘭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白應終于吁出一口長氣…… 還好,勉強糊弄了過去。 嗯……也不算糊弄。 最起碼有一點他沒騙羋蘭。 長公子立儲的事情,多半是可以定下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