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待出了宮邸,上了車架,扶蘇終究是按耐不住內心的好奇心,也不顧和趙泗相處的別扭,小聲開口問道:“大赦天下這樣的事情,你是如何勸諫伱大父的呢?” 趙泗聞聲笑了一下開口說道:“父親此言差矣,天底下的人都清楚,大父不想做的事情誰都不能強迫,我又如何能夠更改大父的心意?” 很顯然,扶蘇對始皇帝的成見,很深很深。 “這……”扶蘇皺了皺眉頭。 趙泗見狀,本不欲多說,可是想到始皇帝,還是選擇了多說幾句。 若說始皇帝不愛扶蘇那是扯淡…… 從始至終始皇帝都拎的很清楚,扶蘇的儲君呼聲四十年不曾下降,聲望四十年不曾減少,若無始皇帝默認乃至于推波助瀾,如何能夠如此? 可偏偏這對父子因為種種因素,誕生了太多太多的隔閡。 以至于子不知父,父不知子,彼此已經完全沒有了信任,將刻板印象套在對方身上。 “父親您說,有沒有一種可能,從一開始,大父就同意大赦天下?”趙泗笑著說道。 “就像我提議降徭降稅,并非是因為我的勸諫有多么出色,而是大父能夠看清楚降徭降稅的好處?”趙泗開口道。 他能夠屢次勸諫成功,在外人看來這是十分神奇的事情,也是難以置信的事情。 但趙泗從來不認為自己的口才有多么出色。 他比別人強的一點是自己從來不當聰明人,尤其是趙泗從來不會抱著始皇帝看不出來問題關鍵的態度去勸諫。 首先,始皇帝作為一個出色的皇帝,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必然能夠洞若觀火的,他做的是權衡利弊的選擇題,而不是閉著眼睛瞎蒙。 所以趙泗的態度很明確,不當聰明人。 “可是在你之前,關乎于降徭降稅,已不知有多少朝臣提起……”扶蘇皺著眉頭開口。 他不認可趙泗的說法,畢竟關于這方面的勸諫,趙泗從來都不是第一個人。 “父親應該知道我第一次勸諫大父吧?”趙泗嘆了一口氣。 “你是說官鹽降價之事?”扶蘇想了一下開口問道。 趙泗聞聲點了點頭。 秦朝行官山海之策,也就是鹽鐵專營,鹽價一直以來都居高不下,針對百姓息息相關之事,扶蘇,還真就勸過始皇帝降低鹽價,可惜沒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