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小子某些時候確實和自己心意相通。 “行了,你那《五年計劃》寫的如何了?準備甚么時候實施?”始皇帝開口問道。 “已經大致妥當了,再精細也精細不到哪里去,與其閉門造車,不如放開手腳先干起來,從實踐里去找問題,至于實施……眼下已至秋收,孫兒的意思是趁豐收之際……”趙泗開口說道。 大基建,不可避免還是要犧牲一部分人民幸福的。 畢竟基建不是用嘴,用的是人工。 這個時代有一定的國家榮譽感,但是不多,指望大秦人民自發踴躍參加是不可能的……所以征徭役是肯定的。 趙泗能做的也就是盡量減少異地征發徭役的情況,如果離家太遠盡力多給一些補貼,盡全力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 白嫖就白嫖吧,這個時代避免不了白嫖。 不怎么開工錢的情況下,盡量保證讓役夫們能多吃兩口飯,不至于餓死,工作的時間和強度也人性化一點,別因為一個徭役而家破人亡。 沒辦法,畢竟不是亂世…… 真要是亂世,也不需要考慮那么多了,只要一句話,管飯,大把大把的人來當徭役,就算一天兩個窩窩頭都得跪在地上感恩戴德呢。 以工代賑嘛…… 所以趙泗打算趁著豐收的季節到來,人民幸福度有一定提高的情況下提這件事情,畢竟去年剛剛天下板蕩。 “嗯……豐收了是好事,去年動蕩,今年才算休養生息,眼見糧食入庫,心就跟著落在肚子里了,征發徭役也會更順利一些,稚奴也出生了,生而神靈,天生富貴,剛好趁著這個時候,朕打算再頒布一旨大赦天下的詔書。”始皇帝開口說道。 趙泗點了點頭對于頒布大赦天下詔書無可厚非。 去年已經頒布過了,今年再頒布就純粹是為了慶祝稚奴的出生和大基建時代到來的造勢。 至于隨意頒布大赦天下會不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算了吧,其實趙泗清楚,光環的繼承是唯一的,也就是說無論有多少個孩子,也只有一個稚奴會繼承,也唯有小稚奴能夠讓始皇帝滿意。 所以再想指望著始皇帝像今天這么開心已經不可能了。 畢竟,這也算是始皇帝第一個重孫子,意義比較重大。 以始皇帝的謹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恐怕都不會再頒布什么大赦天下了。 連頒兩道,那只能說好事連連…… 不過,大赦天下,是最高行政文件,面相天下,也是最頂級的宣傳資源。 趙泗想到自己接下來的計劃,眼前一亮,試探性的開口。 “這大赦天下,孫兒可否加個名字?” 頒布大赦天下的權利自然獨屬于皇帝,趙泗不打算破例,他想蹭個熱度。 “作甚?” “畢竟是面向天下,孩兒剛好借這個機會招賢納士。 新吏舊吏之爭,綿延數年,險些成為黨政,賴大父果決,所以并未鬧出大亂,可是也有一大批新吏因此而被罷黜打壓,如今舊法已經腐朽,舊吏已經不堪大用,大秦正值銳意變革之時,被罷黜的新吏之中,不乏滕等有大作為之人,孫兒打算趁這個機會發布招賢令,使其起復…… 另外除了被罷黜的新吏以外,天下間有諸子百家,莘莘學子不知幾何,富貴者自然有道,貧瘠者若非天眷恐怕無門,況且現在四方靖平,指望軍功爵恐怕難如登天,因此不知多少明珠要因此蒙塵。 如我麾下門客,皆出身不算太高,但實際上皆是良才。 他們甚至大多數都是一個地方,因此孫兒也在想,或許并非他們天生有王佐之才,而是天下間有太多人缺少這樣的環境。 十萬之眾,或許就能夠有一批王佐之才的面子……只要給他們足夠大的舞臺,就不會缺少真正的良才能夠為我所用。 況且……孫兒說實話……眼下要變法,但滿朝公卿,皆已老朽。 偏變法之事在于銳意進取,今日委屈,明日求全,后日相國于重,穩妥來穩妥去,最后只能弄出來一個四不像。 變革,我更喜歡用年輕人。” “李斯可也是老骨頭。”始皇帝笑瞇瞇的看著趙泗。 “只是右相這把老骨頭尚且還能夠點燃,尚且合適。”趙泗笑了一下。 “評價老否,不能從年齡上來看不是。” “就像大父,雖然已經五十多歲,可是您想的事情,便是稚童,都不敢想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