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吃死了怪自己命不好。 嗯…… 趙泗已經對這個時代市面上流通的鹽有了一些具體猜測。 其中最高端的,質量最上乘的應該是井鹽。 井鹽一般質地純粹,雜質較少,味道純正。 其次就是齊地海鹽。 再次之就是內陸地區的鹽礦了。 自然鹽礦不在少數,海邊的天然鹽場也不在少數。 然后根據吃得死吃不死劃分,吃得死的鹽礦就是廢礦。 吃不死的那就是好鹽礦。 說不定多久吃壞身體也是一種衡量標準,畢竟每個地方的鹽雜質含量都肯定不一樣。 經過漫長時間發展,大部分可供食用的,質地純粹的鹽產地基本都被各地勢力包圓。這個時代的鹽也就有了一定的等級之分。 當然,肯定還有黑心的鹽商拿著賣不出去的重金屬超標的鹽繼續賣,好鹽壞鹽摻一起,只要吃不死,價格夠便宜,總有人買這玩意。 自然產鹽很少有不含重金屬的,而這些重金屬很多都是不能通過篩子等簡單的過濾手段過濾掉的,故而大部分鹽礦都對身體有致命影響。 哪怕這個時代賣的鹽質量已經很差,但是實際上還是處于供不應求的階段。 大部分老百姓買不起鹽,自然也有自己的生活小竅門。 家里牛羊往山上一放,畜牲這玩意會自己找鹽舔。 哪怕是啃不動的鹽石頭,里面也蘊含一定的鹽分,甚至很多家庭還保留著用煮鹽石頭調味的習慣。 “找那些吃了容易得病,容易死人的鹽礦來……”趙泗嘆了一口氣開口說道。 如果按照王離和荊的說法,恐怕這些吃了容易得病容易死人的鹽礦,也還有很多人在冒著生命危險在吃。 連鹽都吃不上了,你跟他們說這玩意有毒,他們也不能聽啊。 不消片刻,王離又帶來了一堆質地近乎為黑色的鹽巴塊。 “這玩意就是了!”王離開口說道。 趙泗聞了聞,感覺不像鹽,小心翼翼的抿了一點在舌尖。 味道那叫一個五彩繽紛,除了鹽味啥都有。 苦,發澀,還有泥巴味,里面還有點金屬味道。 “弄些布匹來。” 趙泗又讓王離弄來木炭,再找些雜草蘆葦亂七八糟的,引燃篝火,燒透以后就是天然的草木灰。 草木灰,木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