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樣過濾提純,就算造成一定損耗也不至于一斤鹵鹽出三兩,說白了還是王離帶來的鹵鹽含鹽量太低。 “這還低?”王離反問一句。 “不能吃的鹵鹽變成上等的青鹽,豈止百倍利潤!”王離雖然單純,但是并不傻。 “這哪里是利潤的事情?”趙泗拍了拍王離的肩膀。 “你不會打算自家用讓我入股吧?”趙泗笑著問道。 王離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道:“你我親近,我家自有鹽礦,我絕不會貪墨……” 趙泗擺了擺手笑道:“回去問問你大父!” 鹽鐵! 國之重器也! 這可是一種新式產鹽手段!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只需要大規模生產,不管是從質量還是產量,都能對各地產鹽地造成近乎毀滅性打擊,重塑食鹽的劃分格局和生態環境。 以始皇帝的歷史上的所作所為,趙泗甚至已經能夠想出來始皇帝會怎么做了。 集合關中人力物力,尋找出鹽率高的鹵鹽礦。 然后集中生產,直接對齊地的產鹽大戶來一個毀滅性打擊,將食鹽生態牢牢抓到自己手中。 在這個過程中,誰碰誰死。 猜到始皇帝的心思并不難,事實上真正優秀的上位者從不避諱讓別人猜到自己的想法,或者說他們往往是開誠布公的。 優秀的上位者一般有自己固定的行事邏輯,而且輕易不會改弦易轍。 政治落入權謀本就極為下乘。 這涉及到對食鹽生態的重塑,涉及到始皇帝將抓住帝國的命脈。 這種事情上始皇帝怎么可能有任何的搖擺? 王家是大秦最大的勛功貴族不假,可是王家在這件事上也沒有任何資格插手。 但凡有能力的帝王和盛世的王朝,鹽鐵管控都是一管到底。 封建王朝這就是毋庸置疑的命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