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些已經勉強把出身的差距給抹平了。 很顯然,如果趙泗治學之后,展現出來不錯的才能,未來的前途是一片坦蕩的。 那可是陛下親賜的《顯學》《五蠹》! …… 而另一邊,王翦派來的奴仆已至藍田。 王賁聽著奴仆敘說依舊面無表情。 “季泗?” “稍待片刻。” 王賁回房尋找片刻,找出一卷竹簡。 趙泗和那些找不到籍貫家鄉的船員一并落戶咸陽,是王賁這邊開的驗,留得也有備份。 王賁翻出竹簡一一對應。 帶回藍田的人并不是很多,故而不消一會王賁已經看完,并無一個名叫季泗的人跟隨趙泗來到藍田。 “既然是昔日帳下士卒所托,我書信一封,爾可送至瑯琊。”王賁開口道。 瑯琊那邊統一為記得清楚籍貫的士卒開出了驗傳準許歸家,不排除有的人記錯記混或者故意虛報籍貫的情況,那邊都留有備份,查一下又沒有季泗這個名字即可。 畢竟是老父親王翦的囑托,王賁還是當回事來辦的。 “另外我再問詢一下趙泗船上可有季泗此人。不過昔日去者近萬,趙泗奪船出海僅走八百,歸秦之時死傷過半……此人是否歸秦,還不好說。”王賁開口道。 “奴曉得,這就歸家稟報主人。”說罷離去。 王賁將公文重新放回架子,忽而愣了一下。 “也叫泗……年齡二十一歲出頭……” 年齡倒是和趙泗對上了,不過仔細一想又啞然失笑。 當年出海的三千童男童女年齡都大差不差,重名重姓年齡還差不多的都不是孤例…… 年齡差不多,名還相同,這種罕見的情況在當年出海的船上是普遍發生的。 (月票推薦票快捷通道,各家各派馬上就要閃亮登場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