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關鍵的是,修行者想要煉成“招來邇去”之類神通,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刻苦修煉,而滑輪組只需要簡易的材料便可以制成。 當然,對于仙神而言,這種東西自然不值得他們在意。 但玄都是初代人祖,他曾帶領著人族從太古時代走到現在,親眼見證過人族起于微末,一點一點地走向如今的繁榮。 而人族每一次的進步,除了諸圣的關照外,更多的便是取決于那些人杰的創新。 從燧人氏鉆木取火、有巢氏觀鳥造屋、緇衣氏以獸皮避寒,再到伏羲演八卦、神農嘗百草、倉頡造文字…… 人族能夠一步步走到今天,便是有著這源源不斷的創新以及不斷學習的精神! 這也是人族對比其他洪荒種族最大的優點! 每一次的創新都會給人族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族變得更加強大。 玄都從上古時代至今,親眼見證了人族的進步,非常確定這一點。 是以對于臨渙關建造出來的水車、風車、育種、漚肥等等一系列的創新,玄都帶有著極為期待以及震撼的情緒。 以往一個創新便能夠給人族帶來巨大的變化。 如今他在臨渙關看到了太多的創新。 他相信只要這些創新能夠傳播到洪荒各地的人族聚居地,那么整個人族一定會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 玄都比任何人都期待著看到這一幕。 此刻聽到這種種創新皆是余元自己琢磨出來的,他看向余元的眼神整個都變得不一樣了。 一開始,他對余元的了解,還是三教并談時那個出盡風頭的截教三代弟子,膽敢當著大庭廣眾之下直接向通天教主求取誅仙四劍,看著也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對于這種人,玄都向來沒有什么好感。 因為不懂得敬畏的人,通常習慣把欲望當作理想,把油嘴滑舌當作智慧。 真正有學問、有道德修養的人,反而越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為人處世就越謙虛。 不過在來到臨渙關,從聞仲口中得知這種種新奇的東西皆是出自余元之后,他便特地對余元的過往進行了一番詳細的推演。 而后他便發現自己錯看了這個截教弟子。 對方遠比他想象中更有智慧,也有足夠的道德修養。 只不過他有很多個不同的“面孔”。 不同的人看到的也不盡相同。 事實上,這世上幾乎所有人都有著不同的面孔。 包括他自己,甚至包括諸位圣人! 到了他的境界,有些事情早已經看得很通透。 是以玄都并沒有因此覺得余元善于偽裝,反而覺得他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 至少也是一個聰明人。 如今一番面對面交談下來,他也更加堅定了這一點。 他望著余元,神情鄭重地道:“今日能夠得見師侄,也不枉貧道在此等候多日。明日貧道便要繼續游歷洪荒,師侄在此教化人族,乃功德無量之舉,貧道在此謝過了。” 說罷,他鄭重其事地起身行了一禮。 余元避讓到一旁,并未受其大禮,然后伸手遞過去一面標有“震”字印記的銅鏡,笑著道:“師伯此番離開,臨渙關這些孩子們怕是會舍不得……這面銅鏡便贈予師伯,算是師伯在此授課的報酬吧。” “這是……” 玄都微微皺眉,敏銳地察覺到銅鏡的不凡之處,朝著余元投去訝異的目光。 余元卻只是微微頷首,一句話也沒有多說。 玄都皺著眉,沉吟了許久之后,方才伸手接過銅鏡,同時口中搖頭嘆氣道:“貧道性喜清凈,不擅與人爭執,師侄莫要讓貧道為難才是。” “弟子豈敢為難師伯?”余元搖頭笑道:“師伯大可放心便是。” 玄都又嘆了口氣,將銅鏡收入袖中,然后轉身走出了草堂,口中道:“貧道這便繼續游歷洪荒去了,勞煩師侄代為向聞仲小友告辭。” 說罷,他微微一晃,便已經不見了蹤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