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是利益糾纏之下,西方二圣和元始天尊肯定是求不了支持的。 至于那太清圣人,余元倒是曾考慮過。 但他實在是拿不準這位看似中立,實際上屁股早已經歪到闡教那一方去了。 除了太清圣人外,他所能想到的也就只有冥府之中的平心娘娘了。 只是平心娘娘乃是地道功德圣人,只怕也無法法脫離地府。 因此,思來想去,好像能夠爭取的也就只有女媧娘娘了。 正好他和伏羲大神關系還不錯,上次和女媧娘娘砰面時也有過一段接觸,對她的印象頗為不錯。 這種不錯的印象不是因為其外貌,而是基于對方行為舉止,以及針對符元仙翁事件的處置上都讓余元挑不出半點毛病。 包括對方在發現余元刻意接近伏羲大神時的反應,也讓余元頗為安心。 以女媧娘娘的地位,以及余元那尷尬的“邪魔”身份,便是她借口遵循紫霄宮法旨當場動手將其斬殺,事后通天教主即便生氣也不好多說什么。 當然,余元也不是沒有自保手段。 重點是女媧娘娘并沒有這么做,而是給了他解釋的機會,并且還認真地回答了他的問題。 是以,余元覺得如果非要爭取一位圣人的話,那女媧娘娘絕對是他心目中的優先級無疑是最高的。 但是想要請動一尊圣人出手,那是何其困難的事? 更何況女媧娘娘常年居于天外混沌中,早已不理洪荒之事,用什么理由來說動她重新回到洪荒,并且還要在圣人之戰中立場鮮明地戰隊,與明面上勝算更大的幾位圣人為敵?! 余元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 不過剛剛白泠的消息倒是給了他一點靈感。 他記得前世記憶中,那軒轅墳三妖雖然是奉了女媧娘娘的旨意去迷惑帝辛,以便葬送大商的國運,實現周替商興的“天數”! 但是女媧娘娘也再三交代過軒轅墳三妖,讓她們不要殺生害命。 問題是軒轅墳三妖卻全然沒有把她的交代放在心上,從九尾狐雀占鳩巢附身蘇妲己開始,三妖便開始了一段血腥邪惡的旅程。 她們在大商王宮內無惡不作,禍亂宮闈,殘害忠良,設下種種酷刑來取樂,可以算得上是惡貫滿盈。 雖然最后她們也嘗了惡果,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全都形神俱滅而亡,再無轉世輪回的可能,但是她們的種種惡行卻也讓女媧娘娘背了黑鍋。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都是女媧娘娘心胸狹隘,只因帝辛一時頭腦昏沉題下的艷詩,便派軒轅墳三妖在大商后宮內犯下種種惡行。 可事實上卻是女媧娘娘嚴禁三妖殺生害命! 至于為何三妖會違反她的命令,卻還需要仔細調查一番才能知道答案。 不過余元隱隱感覺到,這似乎是有人故意設下的一個局。 其目的便是引女媧娘娘入場。 在這封神大劫的檔口,那幕后之人不想讓女媧娘娘置身事外! 若是能夠把那幕后之人揪出來的話,或許便能夠趁機說動女媧娘娘出手! 當然,請女媧娘娘出手只是備用方案。 現如今,余元最想做的還是自己證道成圣! 不管是功德成圣,還是以力證道,亦或者是法則成圣、斬三尸成圣,他全都可以接受,一點都不帶挑剔的! 除此之外,便是關于臨渙關的種種布置也需要逐一提上日程。 首先便是得盡快結束截教內部的紛爭。 這一點,余元和趙公明溝通了一下,兩人都覺得快刀斬亂麻,直接把內部保商派全都控制住是最容易解決問題的方式,免得繼續拖下去的話人心動蕩,引發更大的內部矛盾。 而這件事也用不著余元去動手,他已經請托隨侍七仙中的金箍仙、虬首仙、靈牙仙和金光仙四人前去找那些保商派,用拳頭讓他們認清現在的截教到底是誰說了算! 目前來看,效果還算不錯。 那些保商派都被四人揍了一頓,然后帶到了蓬萊圣境,強迫他們閉關修行。 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軟禁。 不過被軟禁起來,總比丟了性命要好的多!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余元這也是在救他們的命! 不然商周大戰一旦開始,最先死的就是他們這些保商派的截教仙! 除此之外,便是加強自身力量了。 除了訓練一直大軍外,余元還建議聞仲逐步向外擴張,去獲取更多的人口,開墾更多的土地,種植更多的糧食,飼養更多的牲畜,挖掘更多的礦產…… 在經過一場戰爭的洗禮之后,聞仲也沒有再像之前那樣猶豫。 他已經做好了取代大商,帶領整個人族走向輝煌! 不過他并沒有選擇現在立刻攻打大商,以便獲得人口和現成的土地,而是繼續向著東南方向開墾拓荒,東邊一直到了海邊,南邊也到了凡人難以逾越的大山時才停止擴張。 現在臨渙關所統治的區域比之前已經大了數十倍,同時大商的人口也在源源不斷地涌來。 之前還有很多人以為臨渙關會倒在黃飛虎的三十萬大軍鐵蹄之下,結果卻是成功打退了商軍。 自從那一場大戰之后,臨渙關在大商東南一帶的百姓眼里已經徹底成為了向往的“圣地”。 雖然大商官場中也有不少有識之士,主張繼續征討臨渙關,絕對不能放任不管,可是北海袁福通造反,更加需要大軍前去鎮壓,根本沒空去理會那個相對來說比較安靜的臨渙關。 也有人提議,說即便不立刻征討臨渙關,也必須要用些手段遏制其發展的速度。 比如設關卡阻止大商百姓逃往臨渙關,比如阻止民間商人對臨渙關出售任何物品……這種種手段都能夠有效遏制臨渙關的快速發展,為將來的二次討伐爭取一定的時間。 可是此刻的帝辛早已經不是拿一個英明的大商中興之主了。 現在的他只是一個沉迷于酒色的色中惡鬼罷了。 再加上白泠通過提前安插在九尾狐身邊的族人暗中授意,使得九尾狐在帝辛枕邊隨便吹了吹風,便取消了對臨渙關的一切禁令。 這也讓那些百姓可以更加方便地逃往臨渙關領地。 到了最后,甚至連一些鎮守關隘的大商將領都暗中遣家人前來商議投靠一事,在得到聞仲的肯定答復后,他們明面上還是大商的守將,可實際上卻已經成了臨渙關的人馬。 還有一件事對于臨渙關來說同樣也是意義重大。 這件事便是改名。 準確地說,是修改一下前綴。 既然已經決定要自立政權了,臨渙關的前綴那自然不能是大商了。 在一些有識之士的提醒下,聞仲終于下定決心準備改名。 通常來說,這個名字一般都來自于部落所在地的名稱,或者是創建者的封號或爵位。 比如大禹曾被封“夏伯”,因此才有了大夏! 而商,起源于始祖契,因跟大禹一同治水有功,受封于商地,其部落隨之以此命名。 因此,聞仲只是簡單思考了一下,便決定把“淮”字作為部落名號。 臨渙關還是臨渙關,但現在卻是大淮的臨渙關! 然而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是,在臨渙關各方面都在欣欣向榮的快速發展中時,一場足以讓他們所有努力全都毀于一旦的巨大危機也已經悄然到來,即將展露出猙獰的獠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