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般說道這句話的時候,演講人都會停頓一下,用作給下面的人反應的時間。 范文林也準備這么做,他剛剛說完這句話,就準備抬起頭看一眼下面。 可是他的眼睛還沒移到下面,耳邊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那掌聲噼里啪啦的在教室響起,從坐著的學生,到站著的學生,最后是在教室外面的學生。 大家如同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兵一般,齊刷刷的鼓起掌來。 范文林錯愕的目光從下面掃過,他再一次體會到了松江大學新聞系學生對他的歡迎與尊重。 在進入這個教室之前,他已經(jīng)體會到了大家的熱情,畢竟在走廊上被圍了幾十分鐘。 現(xiàn)在,這種感覺再一次在他心里出現(xiàn)。 掌聲綿延不絕,如同奔流而下的河水一般肆意奔放,一直響了好久之后,才慢慢的停了下來。 “很感謝大家今天能來聽我的分享會,也很感謝校長和學校領導能夠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在這里和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交流。” 在掌聲漸漸落下之后,范文林開始了自己的講話。 還是客套的流程,先說明一下自己的來意,同時感謝一些學校。 但是和剛才孔承載說的話有些不一樣的地方是,在范文林的自我描述中,他并沒有將自己的來意說成是授課,而是分享。 在他的理解中,授課是老師傳授學生,是豐富經(jīng)驗者向經(jīng)驗匱乏者的引導,是長輩對后背的教導。 但是范文林并不認為自己是這些學生的老師,他覺得自己也沒有資格當這些學生的老師。 要知道這個時代學校的老師,可都是一些有真正學識,有獨立個性,同時有著高山仰止的氣節(jié)的。 而范文林雖然曾經(jīng)在日本留過學,在學歷上并不差,但是他認為憑他的學識能力,還不足以當這些學生的老師。 所以,在這次的演講中,他對自我的定義,只是一個分享者。 “首先,我想問一下大家,有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大家眼中的新聞是什么樣的?” 與一般的直接演講不同,范文林在開頭采用了一個問題的方式來展開他的內(nèi)容。 面對范文林的突然提問,下面坐著的學生有些緊張,紛紛開始思考起來。 而那些站在外面的學生就有些苦惱了,因為他們聽不太清楚里面的聲音。 沒有辦法,他們只能通過詢問里面的同學,范文林的提問是什么。 “哎,范先生問的問題是什么?”站在教室外面的一名學生,向前面攢動的人頭問道。 “大家眼中的新聞是什么樣的?”前面的人也通過更前面的人知道了消息,向后面?zhèn)鬟_道。 范文林看到下面一片寂靜,也沒有著急,他知道他們都在思考。 果然,過了好一會之后,終于有一個人舉起了手。 范文林看到這個人的時候,眼睛不自覺的亮了一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