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返回京城,戰略布局-《大明第一武夫》
第(2/3)頁
也是朱云飛一手策劃的結果。
太后張嫣不過是執行人而已。
朱云飛這么做的原因,就是要把諸王掌控在手中。
讓他成為朝廷圈禁的富貴王爺,至于各地沒有入京的藩王,一律降爵一等,親王降為郡王,郡王降為鎮國將軍。
以此類推,最次等的奉國中尉爵位,直接革除爵位。
這個提議是孫傳庭提出來的,得到內閣朝臣以及六部尚書的一致同意。
關于大明勛貴爵位一事,朱云飛早就與孫傳庭商議過。
如果說大明的滅亡,東林集團有責任的話,那也頂多占了三成責任。
只不過是東林集團的名頭太大,從而掩蓋了明亡,其他集團的責任。
而勛貴集團,同樣是明亡的劊子手之一。
甚至可以說,勛貴集團的責任,與東林集團相比,那是有過之而不及。
大明的勛貴集團,指的主要是皇室子弟,明初立國之時,朱元璋為了讓子孫后代,永享榮華富貴。
子子孫孫的后代都可以繼承爵位,從親王到奉國中尉,一共分為八個等級的爵位。
這些朱家的勛貴子弟,不事生產,不用納糧交稅也就罷了。
朝廷每年還要發放他們俸祿,如親王的歲祿更是高達萬石。
另外那些親王還擁有大量賜田,有的親王的良田更是達到萬頃之多。
其中明未最典型的藩王,福王朱常洵在洛陽,擁有的良田就高達數萬傾。
根據朝廷記錄,崇禎十五年,朝廷賦稅兩干萬兩白銀,其中勛貴集團的歲俸,就花費了八百萬兩。
這個數字,無疑是可怕的。
想想一個國家一半的財政,都給了那些不給國家,產出一分錢的勛貴。
朝廷財政不垮掉才怪。
即便是到了眼下,大明大半國土淪喪,大半勛貴死于戰火。
可六月份的時候,戶部尚書宋玫,還是給內閣遞交了一份宗正寺,遞交的歲俸清單。
江南各省藩王,勛貴子弟,請求撥付五百萬兩歲俸。
面對這份清單,內閣一眾大學士,也是嚇了一跳。
如今朝廷只有南直隸,浙江、福建三地產出賦稅。
一年的賦稅也不過五百萬兩銀子,應對朝廷內外俸祿都不夠,怎么可能撥付勛貴的歲俸?
事實證明,大明的亡國,固然有東林的責任,同樣也有勛貴制度的崩壞。
除了這兩大問題外,明未長達二十年的極端天氣,也是亡國的另一個原因。
位于中原地區的陜西、河南、山西連年干旱。
導致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就像星星之火一樣燎原而起。
天災引起的人禍,朝廷制度的崩潰,官僚集團腐敗,三大因素匯集到了一起。
崇禎這個大明皇帝,又猜忌多疑,行事優柔寡斷,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魄力。
這就是大明滅亡的真正原因。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莫力|
东阳市|
兴仁县|
当阳市|
堆龙德庆县|
潮安县|
武汉市|
晋城|
来宾市|
遂宁市|
沾益县|
新源县|
客服|
西乌珠穆沁旗|
微山县|
平江县|
沂源县|
海南省|
抚州市|
莆田市|
镇沅|
齐齐哈尔市|
利辛县|
娄烦县|
屏东市|
招远市|
汨罗市|
杭锦旗|
永年县|
巫山县|
无锡市|
九寨沟县|
高安市|
富平县|
宁德市|
个旧市|
龙陵县|
蒙城县|
荥阳市|
尼木县|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