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想想不難理解,80年代的國營友誼商店只對外國人,外交官,華僑等極少數海外派敞開大門,用的外幣兌換成的外匯券,進出其中,妥妥的高大上,那逼格,遠遠不是后世的五星級酒店會所能比擬的。 普通的老百姓大多只能在鐵柵欄外偷偷地打量幾眼,好奇里面的貨架上賣些什么東西。 楚昊這個農村土包子這才來燕京沒多久,就知道了友誼商店的存在,還曉得跟她提建議把t恤放到貨架上銷售。 要不是親自進去逛過,了解里面賣的什么,蘇錦蕓是不相信的,畢竟連她自己都不曉得友誼商店到底賣的什么。 倒不是沒資格進去,不說蘇錦蕓父親粵東二把手的位置,她自己身為堂堂萬人大廠的副廠長,身份上跟國營友誼商店是完全對等的。 就是單純覺得友誼商店太過于崇洋媚外了,外面物質匱乏得厲害,連自家的老百姓都供應不了,輪到老外了,不惜進口國外的滿足人家的需求。 這種源于近代以來的民族自卑感,持續了很久,直到十幾年后友誼商店的歧視門檻才能打破。 楚昊自然不能說自己前世逛過,那時的友誼商店基本變成了懷舊旅游景點。 他不敢多猶豫,生怕慢了被打,索性大膽承認道: “姨,我不是救了朱老頭嘛,人家老太太非得感謝我,拽著我去友誼商店買東西,我怎么推辭都不行,沒辦法跟著人家在里面逛了一圈,您別說,這友誼商店里面的東西賣的確實琳瑯滿目,不光有咱們國內各個地方的土特產,還有國外進口的紅酒,自行車電視機這些稀缺玩意,可以說是一應俱全了,就是價格貴得咋舌,所以我就想嘛.....” “您廠子里生產出來的衣服,不問過程,只看結果,目前來說在市面上毫無競爭力,完全跑不過外面別的廠家,這里面的原因很多,是原材料成本,機器生產效率,紡織工技藝水平,風格設計,營銷策略,以及廠內部長期以來的生產慣性多重原因作用導致的,您自己心里肯定比我清楚,這種現狀一時半會無法扭轉,這里面哪一個環節沒有得到徹底糾正之前,廠子無論生產什么樣的成衣商品出來,結果其實都是一樣的,既然這樣,不如變相卸下過多累贅的包袱,換個思路,采取輕裝上陣的方式,友誼商店不同于外面相對低價的成衣大市場,是服務面向高端的人群,定價高,利潤厚,所售賣的成衣基本上都是國內江南那邊的絲綢,以及國外的大品牌,尤其改革開放以來,燕京的外國人數量逐年遞增,相比毫無競爭希望的外界大市場,友誼商店適合在廠子當前資金短缺,生產效率落后的情況下,集中力量做個微轉型.....” “什么微轉型,臭小子你也學蘇詩倩是吧,學了幾句英語就臭拽詞兒.....” 瞧著蘇錦蕓一副作勢要打的惱怒表情,楚昊感覺一個頭兩個大,這東西擱在幾十年后爛大街了,眼下改革開放沒幾年,真不能怪蕓姨聽不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