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忙活完之后,已經將近九點了,天色徹底黑了,楚昊跟蕭淑曼蕭婷婷娘倆打了聲招呼,自己坐人力三輪車回大學去了。 在大學門口,楚昊又買了五個熱氣騰騰的肉包子,校門口這家包子店生意很紅火,他排了好一會兒隊才買上。 自己如今是溫飽線之上了,為了響應偉人的號召,自己這個先富起來的,有必要帶動下后富的困難同志們。 不過,眼下帶他們沒有合適的機會。 要是重生回到79年,什么賣港臺歌曲磁帶,修收音機賣電子手表,低買高賣南邊過來的各種小商品,不說讓他們魚躍龍門,至少也是攢下第一桶金了。 眼下為時已晚,勤勞能干的溫州人和粵東潮汕人,早已在全國遍地開花,失了先機。 再想鼓搗點別人沒做過的新行當,要么費時費力,跟大學上課嚴重沖突。 要么專業性較強,非一朝一夕能水到渠成,像那種是個人就能上手賺大錢的二道傻瓜買賣,如今變成可遇不可求了。 當然,哪怕楚昊不帶他們,憑著前世他們各自的人生際遇,也能混得風生水起。 只是重活一世,看著當年跟自己朝夕當初的大學舍友,每日還掙扎在溫飽貧困線,餓得面黃肌瘦,楚昊的心里多少不是滋味。 他重活了,可他們還喝著免費湯,捧著窩窩頭半兩米飯,煎熬地過著緊巴巴的日子。 哪怕是自詡大院子弟的孫建平,他那個燕京中層干部的父親,一輩子剛正清廉,沒有多拿多吃別人哪怕一丁點好處。 母親身體不好,常年臥病在床。 一大家子人,全指望著父親微薄的干部工資,日子可想而知。 前世孫建平曾自嘲,自己是不是大院子弟里地位最低的,不一定,但他家是大院子弟里最窮的,是板上釘釘的。 他老爹雖然位置不高,卻把控著某些利害關鍵,但凡他爹腦子靈活一些,稍稍學一些大院子弟的父母長輩,指縫里露出一些,他家的日子也不會那么難過。 這是一個誰比誰更難的時代,萬元戶們在報紙上風光滿面,可更多的底層老百姓,還是勒著褲腰帶,咬緊牙關過日子。 晚上9點過后的大學校園,除了昏黃的路燈下,還有幾對不敢牽手,時不時地裝作不小心碰在一起的臉紅小情侶,再就是從閉館的圖書館里出來的學生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