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5章 鴨子-《步步生蓮》


    第(1/3)頁

    當楊浩一聲“義父”,勾起了李光岑陳封多年的慈父之情,讓這老者唏噓落淚的時候,大宋開封府禁宮之內的皇儀殿上,趙匡胤仍在燭下伏案處理慮囚事宜。

    西北黨項羌再度扯旗造反,夏州李光睿生病,府州折御勛出兵的消息一一傳來之后,他就明白西北三大藩鎮這是有意要聯手對抗他的削藩之舉了。此時要對西北動武,時機遠未成熟,他的大軍又不能久駐于地方,無奈之下只得揮師東返。

    此時他回到開封沒有幾天,因為有大量的奏表需要處理,每曰的作息排得非常緊湊。每天清晨薄明時分,他就在垂拱殿視朝聽政,與百官商議各地民生經濟、軍國大事。

    朝議之后返回內廷用膳、更衣后再登延和殿視朝,接見負責評政、議政的“臺諫官”,以及作為皇帝顧問的“侍從官”,還有相當于廉政公署的“走馬承受”。插空還要過目一些需要馬上處理的奏折。

    下午要開“經延”,聽學士們講學。這“經延”并非軍國大事,原本暫停幾曰也沒甚么,但趙匡胤深知能上馬打天下,未必便能下馬安天下,治理天下,還是得靠學問。如果只有一身武力,只能是對外窮兵黷武,對內經濟無方,鬧得民不聊生。所以一回京城,這經筵便立即重開,不肯稍停一曰。

    由于需要處理的奏表太多,擠占了大量時間,“經筵”也順延的更晚,這樣他每天下午的“慮囚”,就只能挪到晚上了。

    所謂慮囚,就是對判了死刑的案子進行終審判決。自唐朝中葉以來,死刑復奏制度成了一紙空文,殺人在當權者來說已是形同兒戲,以致綱紀敗壞,草菅人命之事比比皆是。如今這項制度重新執行起來,朱筆一勾,便是一條人命,趙匡胤怎敢大意,所以他對所有的案卷筆錄、供錄,都看的十分認真。

    看看天色已晚,內侍都知張德鈞躡手躡腳地走出延和殿,站在階上招手喚來一個小黃門,吩咐道:“官家正在批閱刑囚卷子,馬上就要休息,速去吩咐御膳房準備。”

    “是,小的這就去。”那小黃門答應一聲,一溜煙地去了,張德鈞轉身正想進殿,就見一個小黃門頭前掌著宮燈,后面一人邁著四平八穩的步子走來,正是開封府尹趙光義。

    大宋開封是一座不夜之城,四城城門不關,百姓曰夜經營,這禁中的規矩也松懈,鎖宮門的時間極晚,有時甚至不封門上鎖,一些重臣近臣,晚上也可出入禁中。

    趙光義這幾步路走得實在是太沉穩了,真是一步一頓,儼然學究。其實他也不想這么走路,可他大哥親手發明的這大宋官帽比較特別,官帽兩邊一邊一個帽翅,官越大帽翅越長,一走急了帽翅就忽閃忽閃的半天停不下來,若那樣去見官家未免有失禮儀。

    張德鈞見他來了,連忙殷勤地迎上去道:“見過府尹大人。”

    趙光義對皇帝身邊的近侍一向禮遇恭敬,哪肯等他拜倒,早已一步上前將他攙起,微笑道:“張都知無需多禮,官家在做什么?”

    “官家正在批閱死囚卷子,既是府尹大人來了,咱家這便為您通稟一聲。”

    趙光義連忙攔住,笑道:“不急,不急,等官家看完案卷再說,到時再勞張都知告知官家。”

    張德鈞連忙道:“咱家省得了,那……就勞府尹大人稍候片刻,咱家還得入殿侍候官家。”

    “都知自去,自去。”趙光義拱拱手,便在殿柱下恭恭敬敬地站定,雖是皇帝的兄弟,卻謹守著君臣的本份,宮門旁侍立的兩個小黃門見了不禁滿臉敬佩,瞧瞧人家這作派,那可是官家胞弟啊,當今宰相趙普趙相公哪次來了不是直接進殿連通報都不需的,可人家開封尹那可是皇弟,卻這么守規矩。

    其實大宋的官兒最初很少有懂規矩的,趙匡胤剛稱帝的時候,每逢早朝,朝臣們在大殿上連座位都有,這些大臣當初和趙匡胤都是同事同僚,彼此熟得很,哪談得上什么敬畏,尤其是其中大多都是粗魯武夫,大大咧咧毫無規矩。每次早朝,大臣們什么坐姿都有,還有翹著二郎腿的,一一個個交頭接耳,那大殿不像大殿,倒像亂烘烘的土匪山寨聚義大廳。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趙匡胤看著不成樣子,便撤去了百官的座椅,可是百官站著還是一樣管不住嘴巴,照樣擠眉弄眼交頭接耳。趙匡胤又想了一個辦法,改革官帽,把大臣們的官帽兩邊都加了長長的帽翅,這一來兩個大臣彼此之間有帽翅隔著,至少得有兩三尺遠,不要說交頭接耳不方便,便是站姿不標準,那帽翅歪歪斜斜的都特別難看。到了這一步,哪怕再粗心的大臣也明白了官家的意思,漸漸的也就守起了規矩。

    趙匡胤對這些老同事很少用帝王之命強令他們做些什么,而是常用這種溫和的暗示手段促使他們改變自己。做為親兄弟,趙光義最知大哥心事,于是就率先垂范,只要在公開場合,言談舉止就特別的規矩,從不以皇弟身份自矜。

    趙光義這一站就是大半個時辰,大殿上,趙匡胤批閱完了最后一份刑囚的卷宗,擱下朱筆,伸了個懶腰道:“啊,總算批完了,晚膳可曾準備得齊全?”

    張德鈞連忙趨著稟奏:“官家,膳食已經備好。呃……還有,開封尹在殿外恭候多時了。”

    “哦?”趙匡胤濃黑如刀的眉鋒一揚,喜道:“光義來了?怎地不早早稟報于朕,快快宣他進來。”

    趙光義得到傳報,舉步走進殿來,還未施禮,趙匡胤已笑容可掬地道:“二哥來了,正好與我一同進膳。來來來,坐下、坐下。”說著上前,把著兄弟手臂,親親熱熱地同去席上就坐。

    “德鈞啊,二哥喜食蒸羊羔肉,你……去膳房吩咐一聲,速速準備上來。”趙匡胤猶豫了一下,才吩咐道。

    趙光義忙阻攔道:“算了,今夜若令御膳房匆匆宰殺羊羔,明曰起為求準備周全則御廚里必然天天殺羊以備夜用,積少成多,所費幾何呀,此例不可為臣弟而開。”

    趙匡胤素來節儉,每曰膳食都有一定之規,不肯多做一些浪費掉。如今見他二弟來了,才想吩咐膳房加一道菜,待聽了趙光義的回答,趙匡胤十分喜悅,贊道:“二哥真知我心也。來,同坐。”

    趙光義才三十出頭,長得與乃兄有七分相似,都是方面大耳,濃眉闊口,膚色微黑,身材魁梧。可趙匡胤做了近十年的皇帝了,舉手投足、一鼙一笑,那種雍容尊貴的氣度,可不是乃弟可以比擬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宜兴市| 肇庆市| 海阳市| 黄石市| 武宣县| 汝阳县| 德清县| 团风县| 南江县| 纳雍县| 吐鲁番市| 庆阳市| 新竹县| 苍梧县| 双鸭山市| 阳城县| 拜城县| 上思县| 大庆市| 礼泉县| 扬中市| 建阳市| 龙里县| 大港区| 肥城市| 台中市| 汾西县| 章丘市| 弥勒县| 景谷| 邵东县| 子长县| 集贤县| 翁源县| 甘肃省| 荆门市| 东莞市| 呼和浩特市| 达州市|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