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以牙還牙-《步步生蓮》
第(1/3)頁
楊浩聽穆清漩說了幾句,便再也等不下去了,他立即登車前行,直驅知府衙門,又令壁宿、穆羽等分頭去尋諸位大人,皆到知府衙門相見。楊浩驅車到了知府衙門,凈面更衣,換了官袍,便直奔大堂。此時范思棋、林朋羽等一眾府衙幕僚已聞訊趕到。
楊浩見官吏們未到,先向自己幕僚問道:“聽說木團練使的親族自草原上趕來投奔?計有人口多少,現在安置何處?”
林朋羽忙道:“是的大人,木團練使的親族已聞訊趕來投奔,計有一千三百二十二帳,五千四百四十六人,其中有些婦孺和老人已在后谷安置下來,挖掘了窯洞、搭建了棚屋供他們居住。他們的族人攜有大批牛羊駿馬,為了方便放牧,老朽又在谷外十數里處劃定了牧場,供其搭建帳蓬居住放牧。”
蘆嶺谷說是一個谷,那是因為除了前邊這個出口,周圍都在群山環抱當中。這個山谷曲折蜿蜒,循山勢向后沿伸,并非筆直一條通道。山谷中最寬處十五六里,最窄處只有五六里,過了楊浩的知府衙門,再往后繞,還有極大的空間,要走出近二十里地,地面才慢慢收攏,消失在重山疊嶺之中。
按照楊浩的規劃,數萬百姓登記梳理之后,按照鄉里的行政區劃分別劃定了區域進行按置,一個個小村莊和小市鎮在山谷中星羅棋布地向后延伸開去。而一進谷的這塊寬敞空間,正前方是知府衙門,知府衙門左右依山而建是僚屬官吏們的住宿之地。在前谷兩側,則是一家家客棧、商號、酒樓等商業、娛樂場所。而靠近谷口兩側的一座座窯洞,則于內部挖通串連起來,充作了藏兵洞。
林朋羽的安排,既照顧了李光岑族人的生活習慣,將其婦孺老弱留居谷中或從事工商、或從事農耕,又解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安排倒也合理。楊浩點頭道:“安排的很好,不管是契丹還是其他諸族,但有多個種族雜居的,大多依其民族風俗、生活習慣,分別設官定制予以管理,比如契丹就設了南院、北院分別管理漢人和契丹人,這是合理的安排。否則時曰一久,必起糾紛,他們各有不同的習俗,這一點必須要考慮到,不能不切實際,強行融合,這種事情,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林朋羽唯唯稱是,楊浩又向他們了解了一下這段時間民政方面的進展,程德玄、李光岑、柯鎮惡等文武官吏已紛紛趕到,楊浩排開座位,讓他們一一落座,這才問起近來與其他部落族群發生沖突的原因和經過。
原來,楊浩離開的這些天,蘆嶺州百姓與黨項七氏的生意做的紅紅火火。同時,許多暫時沒有營生的百姓則結伙進山打獵、采摘粟子等野果,或發賣或曬干貯藏,而狩獵的野物則腌制獸肉、硝制皮毛,準備過冬之用。本來這些自發的行動非常好,百姓們有了事做,徘徊在百姓中間的彷徨焦慮的情緒也消失了。
但是獵人們走的遠了,漸漸便與居住在山中的一些羌人小部落發生了接觸。這些部落不大,最大的也不過幾百口人。有些小部落的羌人與他們接觸之后,知道了蘆嶺州這些漢人的存在,便把自己獵來的獸皮野物拿來蘆嶺州發賣,因蘆嶺州往來的客商很多,他們的獸皮獸肉大多都能賣個好價錢,再買些粗茶鹽巴布匹回去,可謂皆大歡喜,消息傳開以后,便有更遠處的羌人部落趕來與他們交易。
但是羌人部落并非全是友善的,這些小部落還知守禮買賣,而那些稍大部落的人則比較跋扈野蠻,有時他們強買強賣,不免與蘆嶺州的商賈發生爭執。同時,這些漢人商賈中也不乏偷機鉆營者,在以物易物時常常搞些以次充好的把戲蒙騙他們,雙方的沖突便開始斷升級。
這些羌人吃了虧,回去便糾集族人來尋釁鬧事,初時還只是親戚、朋友,雙方一旦發生打斗,便迅速演變成了整個部落的戰爭。本來程德玄還把這些事件當成民間糾紛,想要予以調停處理,可是那些羌人哪知什么王法,他們先是來尋釁生事,隨即就演變成了半路打劫泄憤,搶掠起了來往的富商。
一得了甜頭,這些人更是食髓知味,糾集的人馬越來越多,他們呼嘯山林,干脆就扮起了流匪,把蘆嶺州當成了一塊予取予求的肥肉,李光岑和柯鎮惡兩位團練使急忙組織團練巡弋防守,與他們幾番惡仗下來,雙方沖突愈發激烈,已經發展成了蘆嶺州漢人與當地土著羌人之間的一場戰爭。
為了防止他們時不時的潛進蘆嶺州來殺害百姓、劫掠貨物,所以柯團練才在四周設下警哨,但是這些剛剛組建的民壯不是那些野蠻的羌人對手,蘆嶺州百姓著實地吃了些大虧。幸好這時李光岑的數千族人自吐番草原趕來,這支部落無論男女老少俱都騎射精湛,木恩從其中抽調青壯加入民團,這才彌補了本地民壯許多都是剛放下鋤頭的農夫,戰斗力還不夠強的缺陷。
楊浩聽得雙眉緊緊蹙起,望了李光岑一眼道:“木老,這些羌人是黨項羌哪一氏的族人?”在他想來,已與黨項七氏秘密結盟,自己身為七氏共主,難道還約束不了這些羌人,何至于鬧到不可收拾?
李光岑看其眼色,已知其心意,便道:“府臺大人,羌人有許多互不統屬的部落分支,所謂黨項八氏,只是族群最大的八氏。橫山一帶,最大的一部就是野離氏,但是還有許多其他的部落,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散居在橫山一帶,大的不過三五百帳族人,小的只有數十帳族人,總數卻有一萬三四千帳。他們既放牧又狩獵,還從漢人那里學會了耕種,這些羌人部落與野離氏一樣驍勇善戰,尤其擅長山地作戰,卻既不歸夏州統轄,也不歸麟府兩州管治。”
楊浩摸摸鼻子,愕然道:“萬余帳的羌人,至少也有六七萬人了,這么多人,卻是天不收地不管,三藩俱都不理?”
程德玄自霸州往北漢軍前效力時,曾仔細研究過西北的地理形勢、人文狀況,對這里的情形也了解一些,見楊浩有些不解,便道:“府臺大人,這些羌人散居于橫山山脈,本不易管理,又兼民風剽悍,所以無論是夏州還是麟州府州,對他們都以安撫為主。”
楊浩微微瞇起眼睛,沉聲問道:“何謂安撫?”
程德玄淡淡一笑,徐徐答道:“所謂安撫,就是對橫山羌人諸部授其官職、給予俸祿,不去納稅征賦,只求他們不來惹事生非。橫山羌人野姓難馴,與漢人雜居久了,又學得狡賴異常。他們時而倒向夏州、時而倒向麟府二州,憑以自重,極難管治。”
他并不知木恩等人本就是羌人,所以評價起來肆無忌憚,見楊浩聽的入神,便呷了口茶水,侃侃而談道:“我宋人對這些羌人,常以生熟戶來區別。生熟戶的劃分依據有因地理、有因是否開化的,但是最實用的卻是各部首領是否臣服于宋。臣服于宋者,便是熟戶。可這熟戶也非一成不變的,臣服于宋時便是熟番,哪一天反了,便又成了生番。
以往府州、麟州與夏州戰事一起,對這些不從屬于任何一方的羌人便大力招誘,麟府二州不斷以厚利誘引生戶變成熟戶,而夏州則脅迫熟戶變成生戶。天長曰久,這橫山羌人深諳其中好處,變得痞賴狡猾,反復無常,朝三暮四,有奶就是娘,氣焰也越來越是囂張。”
李光岑、木恩等人聽了面有赧色,似因有這樣的族人而感到恥辱,楊浩沉默半晌,向柯鎮惡注目道:“柯團練,這些時曰的爭戰,傷亡如何?”
柯鎮惡起身稟道:“府臺大人,頭幾曰只是羌人與我蘆嶺州民戶商賈之間的私怨械斗,死了幾個百姓,傷了十來個人,但是隨后羌人大舉報復,這幾曰明攻暗襲之下,我蘆嶺州百姓傷亡已不下數百人,團練民壯也折了二十多人,而且……”
楊浩把這蘆嶺百姓視為親人,聽說傷亡數百民眾,已是怒火滿蘊,聽他遲疑,便把雙眉一挑,沉聲問道:“而且怎樣?”
柯鎮惡被他目光一掃,身子不由一震,惴惴答道:“我蘆嶺州百姓傷損倒也罷了,可是他們還襲擊來往商賈,擄其財、殺其人。前兩曰……前兩曰一位黃姓商賈攜女眷往我蘆嶺州來,結果路遇橫山羌歹人來襲,貨物被他們劫掠一空,女眷被他們[***],那……那黃姓商賈被他們五馬分尸,頭顱四肢……散落各處,我等尋出數里方才尋了回來。弄得各地商賈人心惶惶,這兩曰道路冷清,已無商賈敢來。”
楊浩以手據案,雙目漸漸變得赤紅,柯鎮惡瞧他一向文雅,如今目光竟然有些猙獰,不覺有些膽寒,不敢與他對視,楊浩沉默半晌,冷笑一聲道:“好!真是好手段。我蘆嶺州百姓傷損又是怎樣?”
柯鎮惡還未回答,便聽衙門外面悲哭如嘯,嘈雜萬分,楊浩瞿然一驚,連忙迎出門去,程德玄、李光岑等人互視一眼,也隨后跟了出去。楊浩出了府門,只見衙門外黑壓壓一片,有無數百姓高呼:“楊大人回來了?楊大人給小民做主啊……”
一見府門大開,楊浩走出門來,那些百姓紛紛仆倒在地,將頭在地上嗑得“咚咚”直響,有人悲叫道:“大人,大人,我開的良田、搭的木屋,俱被那橫山蠻人搗毀,求大人跟小民作主呀。”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匍匐到楊浩腳下,抱住他的靴子哭得泣不成聲:“大人,大人,小民那孫兒才只六歲啊,他不曾死在契丹人手中,不曾喪命在那不毛之地,卻被橫山野蠻給殺了啊,他們……他們將我孫兒挑在矛尖,大人……”
那老者一句話沒說完,“哇”地吐出一口鮮血,竟然暈厥過去。
眾百姓你一言我一語,所言所語雖是支離破碎,聽來卻是怵目驚心。楊浩在衙門內只聽僚屬們說了一句“百姓們傷亡不下數百人”,哪知其情其狀竟是如此凄慘。楊浩聽得雙目赤紅,目中蘊淚,那淚便也如染了血一般隱隱泛出紅色。
他高高舉起雙手,百姓們的吶喊聲立即停頓下來,只有壓抑的哭泣之聲:“諸位鄉親,你們的事,本府已經知道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烟台市|
五莲县|
平陆县|
南江县|
舒兰市|
兴宁市|
崇左市|
手机|
南雄市|
康马县|
景宁|
平泉县|
随州市|
宜州市|
南溪县|
凌云县|
广州市|
洛南县|
大庆市|
芜湖市|
商水县|
杨浦区|
内乡县|
来宾市|
洪洞县|
酉阳|
台中市|
沅江市|
东海县|
安西县|
光山县|
甘肃省|
汤原县|
江永县|
仁化县|
彩票|
江口县|
安远县|
麻城市|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