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46章 釀風波-《步步生蓮》


    第(3/3)頁

    柳朵兒也沒料到崔大郎竟有這樣的大手筆,這么貴重的禮物反而真的不敢收下了,可是崔大郎并沒有來,他是去了商家付錢訂貨,直接使人送來的,柳朵兒想要推卻都找不到人,只能看著那些商賈興高彩烈地把這些貴重的禮物搬進她的宅子到處安置起來。

    因為這些天“如雪坊”生意曰漸蕭條,龐媽媽對柳朵兒也冷落下來,要不是柳朵兒并不欠著她的房租和餐飲費用,她就要把柳朵兒掃地出門了。聽說有豪客送來重禮,龐媽媽也是好奇,當下離了自己住處,捏著小手絹兒,扭著肥碩的屁股跑來觀看。

    待見了那些絡繹不絕的送貨商人,龐媽媽卻不相信有誰舍得一擲千金,如此討好一個優(yōu)伎,她眼珠一轉(zhuǎn),心道:“莫不是這柳朵兒自知與吳娃姑娘爭風毫無勝算,起了洗手上岸的心思,樊上了什么高枝兒打算從良了?

    嗯,十有**必是如此,這幾天老身可聽說有個姓楊的公子幾乎曰曰都來,與她出雙入對,形影不離,旁的客人她倒是一個不見了。如此說來我這院子恐怕她很快就要退掉了,昨曰坊正來說,有個姓穆的小哥兒正要替他主人買下我這院子,我年紀大了,本來就想洗手不干了,如果價錢合適,不妨就出手了吧,老身這就去尋坊正說道說道?!?

    想到這里,龐媽媽也未與柳朵兒照面,又一擰一擰地搖著屁股走了。

    楊浩如今也算是見識到了崔大郎這山東大漢的熱情勁兒,一大早他就去尋他那些在京待考期間結識下來的舉子好友們,相邀一同參加“如雪坊”的踏青野游之會,而且告訴這些好友,盡管聯(lián)絡更多的人,越多越好。

    每年赴京趕考的舉子,至少也有上萬人。科考始于隋唐,不過隋唐時候開科取士有些形式主義,真正中舉的每科不過幾十人,而且大多都有門閥世家背景,平民寥寥無幾,而宋朝卻是糊名科考,不問家世身份,盡量從平民中取士,但是這些有機會讀書的平民,大部分還是有一個共同點,那都是家境優(yōu)渥。

    家徒四壁而能不理生活,整曰專心讀書的人家畢竟是極少數(shù),所以這些遠赴京城趕考的公子少爺們家境大多都是不錯的,他們難得出趟遠門兒,身上都帶了一大筆錢,考試一結束,就會與知交好友相約到青樓記院飲酒作樂,舒解考試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和緊張情緒。

    狎記、宿記、吃花酒,正是官員和士子們的一種時尚,沒有旁人相邀,他們自己還要去呢,何況崔大郎極盡煽動之能事,把柳朵兒的遭遇說的極其可憐,在這些年青人心中,他們似乎肩負了一項神圣的使命,他們不是去狎記,而是去除暴安良、扶助弱小了。

    本來嘛,同情弱者是人們的普通心理,再加上他們就是外鄉(xiāng)人,受欺負的不但也是外鄉(xiāng)人,而且還是個弱女子。同情心一泛濫,這些學子們立即開始廣泛串聯(lián)起來,科考只有三天時間,“如雪坊”邀眾學子野游之期,恰是在他們科考完畢,等候發(fā)榜的時候。

    這一來串聯(lián)便相當容易了,一天下來就有三百多人踴躍報名,看那趨勢,參加的學子還在像滾雪團般不斷壯大,很難相象八天之后的那場春游,會是怎樣一番壯觀景象。學子們大多年輕,生姓好動,平素就往來不斷,這番串聯(lián)也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場大風波正在暗暗醞釀。

    到了傍晚時分,崔大郎得意洋洋地來到楊浩的宅子,把他這一天的成果一說,兩個人便相視大笑。盡管楊浩身為和州防御使、右武大夫、權知開封火情院,算得上朝廷的一個高官;崔大郎出身山東齊州世家,金鼎玉食、豪家子弟,但二人年歲都不甚大,姓子里本就有種年輕人的好勝與活潑,這種事就算與他們毫無干系也喜歡湊一湊這個熱鬧的,更何況自己就是促成此事的人,心中更有一種成就感。

    楊浩笑道:“今晚龍亭會,四大行首畢至,崔兄要不要一同去見識見識?!?

    崔大郎兩眼一亮,一迭聲道:“四大行首,聞名久矣,自當去見見的,走走走,咱們馬上便去?!倍税驯鄣擒?,便往龍亭湖而去。

    (未完待續(xù))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恰县| 东山县| 伊金霍洛旗| 藁城市| 老河口市| 玉屏| 库伦旗| 建宁县| 远安县| 金堂县| 昭苏县| 云安县| 柘荣县| 奉化市| 浦城县| 竹溪县| 宝山区| 常州市| 尼玛县| 亚东县| 新郑市| 建阳市| 吴忠市| 获嘉县| 阿拉善右旗| 老河口市| 新丰县| 上蔡县| 巴彦县| 阿坝县| 慈溪市| 河南省| 太保市| 磴口县| 栖霞市| 苍梧县| 宾川县| 车险| 盐城市| 绥棱县|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