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84章 急三火四-《步步生蓮》


    第(1/3)頁

    次曰一早,六百里加急快馬飛赴江淮各道,向各州、府、道、縣傳達朝廷籌糧的急旨,與此同時,御史臺除了御史中丞和幾個必要的留守人員,其余臺院、殿院、察院各部御史全部出京,或乘船、或騎馬,分赴江淮道督察籌糧事宜。因公回京或述職的各路各道的觀察使、巡察使也都被抓了壯丁,趕赴江淮。

    不過大隊人馬還沒有出京,許多需要詳細安排下去,由汴梁各職司會同地方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與漕運有關的事情,還需最終敲定。魏王趙德昭親自主持,中書、門下,會同樞密院、工部等衙門就漕運問題做最后決定。

    各司官員各抒己見,不一會兒說話就充滿了硝煙味兒。

    “各位各位,修建堰壩水閘,一般要先封住上游來水,修好水壩再放水,修閘的地方還要依據地理修水庫蓄水。光是前期斟察地理,選定可供建筑水壩水庫的地點,就不是一個月兩個月辦得到的事,縱然樞密院派出大軍相助,也是無法這么快完成的,這簡直就不可能完成!。”

    因為事情緊急,所有人員都是一副火燒眉毛的樣子,臨時抱佛腳,以致弄的處處都是問題,大家焦頭爛額,說出話來也都帶了三分火氣。現在說話的是工部主事陳般年,這是個水利官兒,有點書呆子,魏王就在上面坐著,開始他還能語氣恭敬,可是這倉促籌建水壩的事實在是太難為人了,他越說心中越惱,忘形之下大失禮儀,唾沫星子都濺到了魏王趙德昭的臉上。

    好在這位年輕的王爺脾氣好,見這位主事如此投入反而很是欣慰,他不動聲色地掏出手帕擦擦臉上的唾沫星子,轉頭看向楊浩,溫和地問道:“楊院長對此怎么看?”

    大家議論半天了,楊浩被大家排布出來的這個為難、那個不行也弄得一肚子火。他擂著掛在墻上的漕運地圖,大聲道:“各位,各位,我再重申一遍,最后一遍,不要按照常理去考慮有關的工程設計,咱們要做的,是在冰雪封河之前,把足以撐到明年春運的糧食運到開封來,就這一個目的,我們建堰壩也好,建水閘也好,我不指望著它能用上十年百年,甚至像都江堰一般一用千年,我只需要它能撐最多三個月就成。明白了嗎?明白了嗎?”

    楊浩把墻擂得“咚咚”直響,各部官員見他有點抓狂,俱都不再做聲,楊浩喊道:“好!咱們就按這個思路去想。陳主事,這條河上河水落差大的地方,前方未必就適合圍堤蓄水,建一個水庫,那怎么辦?難道用老辦法,船靠碼頭,卸船、裝車、運到下游碼頭,再卸車,裝船,如此反復,走一段來一回?那在路上得耽擱多少時間?”

    他也不管那地圖繪制一幅何等不易了,抓起一枝毛筆蘸了蘸墨,就在地圖上涂涂抹抹起來。“你們看,這一段上游是一座寬廣的山谷,而出口狹小,可以截留蓄水,建造可以容船的雙層水壩,中置水閘,不但可以急用,以后加固一下,修繕一番,可以永久保留;再看這一段,兩側原本就有水閘,本是用來灌溉的,河堤外面有小河泄水,可以把水閘打開,引流往兩側去,然后建水壩水閘。如果水流太大,寧可毀一片莊稼,朝廷補償損失便是。

    再看這一段,可以截死河口,同時讓地方官府派遣勞工,樞密院派遣廂軍參與挖掘,從旁邊挖一條臨時的通道出來,把水引到下游,待水閘建好再堵住缺口,如此種種,盡量使河水暢通,運糧船就可以不需裝卸一路通達。實在來不及建壩建閘的地方,則仍按舊法進行裝卸,這樣速度要快的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珲春市| 岳普湖县| 邹城市| 扎鲁特旗| 长宁县| 黄骅市| 得荣县| 兴隆县| 宜丰县| 武乡县| 太湖县| 武城县| 郧西县| 象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沧州市| 富民县| 恩平市| 莱阳市| 卓尼县| 全南县| 托克托县| 井陉县| 永仁县| 日照市| 河曲县| 阿拉尔市| 长丰县| 车致| 盐边县| 双桥区| 二手房| 高青县| 河西区| 秭归县| 六盘水市| 太仓市| 凤阳县| 南阳市|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