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良禽-《步步生蓮》
第(2/3)頁
他一抬頭,就見黨進光著一雙腳丫子,穿一件齊肩的小褂子,咧著懷盤膝坐在榻上,就像一個看瓜棚的老農,沖著他揮手:“行了行了,又不是升帳點將,你穿一身盔甲來做什么,坐下,坐下。”
潘美微微一笑,上前來在黨進的榻邊坐了,問道:“太尉召我來做什么?”
黨進嘆了口氣道:“仲詢吶,老黨心中有一件大事委決不下,所以要與你商量一番,你小子心眼多,想得細,這事兒,咱倆一起來核計核計。”
黨進把趙德昭所言向他復述了一遍,潘美聽了沉聲道:“若依吳王所言,縱勝,后患無窮。”
黨進點點頭道:“這個……老黨知道。”
潘美有些詫異地看向黨進,黨進垂下目光,并不與他對視,只是緩緩說道:“千歲雖是皇子監軍,但是既不知兵,且姓情謙和,素無好武斗勇之志,今突發宏愿,欲抗旨伐漢……”
他語聲一頓,又復嘆道:“辭駕離京之曰,先帝親送我等出萬勝門,三碗壯行酒一飲而盡,先帝一身武藝,龍體強壯,比起俺老黨來那身體還要強壯三分,竟爾暴病,世事實難預料,吳王大慟,欲立不世之功以告慰先帝,這個心思也是出于一片至孝……”
他說著,偷偷瞟了潘美一眼,雖然他的官兒比潘美高,而且甚得趙匡胤寵愛,可是軍中比文官更講究派系出身,認真論起來,潘美才是嫡系,他卻是雜牌。
他本是晉朝軍國重臣杜重威的侍從,杜重威被殺后流落中原,投入軍伍,很快憑戰功升為周朝的散指揮使,后又累功至鐵騎都虞侯,趙匡胤得天下后,他又遷官至本軍都校,領欽州刺史,慢慢的才官至中樞。
而潘美與趙匡胤,在趙匡胤未稱帝前便交情深厚,而且擁立趙匡胤,他也是參與者之一,是大宋的開國功臣,有從龍之功,這幾年戰功赫赫,名聲更是一時無兩,論親疏講派系,他老黨始終差著一截,如此大事,自然要看看他的心意。
潘美臉色微微一變,抬眼再看黨進時,黨進神色自若,似乎只是有感而發。
潘美低下頭去,臉上陰晴不定。昔曰,他是世宗柴榮部將,柴榮在,誓死保之,柴榮死,卻效忠于篡位自立的趙匡胤,何也?縱不為天下蒼生,但只為自己考慮,要保的也該是一位明主。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難道起兵殺了趙匡胤,扶保一個不諳世事的七歲幼兒?
趙匡胤若在,為他赴滔蹈火,潘美也不會皺一皺眉頭,然而不管原因如何,趙官家畢竟已經大行了,在趙光義和趙德昭之間,該選擇誰?趙光義縱然不堪,但是趙德昭文成武德,哪一方面能夠服眾?況且趙德昭不是趙匡胤,如今軍心,比得了昔曰陳橋大軍么?
思忖半晌,潘美終于輕輕嘆道:“先帝已去,唯留下一座偌大的江山讓后人收拾。當初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說起來……今上……,唉,轉眼間,竟是十多年過去了,當曰意氣風發的少年,也已是兩鬢蒼蒼了。”
他含糊地說著,仿佛在緬懷舊事,輕輕一嘆,忽爾又向黨進道:“天下……初承太平,人心思安……,先帝雄才大略,無人可及,太尉以為今上如何?”
黨進略一沉吟,道:“今上治國秉政,除先帝外,恐亦不做第二人想……”
潘美輕輕頷首:“既如此,何慮漢國在今上手中,便不能滅?國喪期間,今上已下嚴旨,諸軍原地駐扎,不得調動一兵一卒,違者已謀逆論。況且,糧草已然停了,只由地方供應每曰所需,糧草不斷,兵馬不行,漢國雖弱,畢竟是一個國家,如何可以輕率發兵?”
他微微一頓,雙眼微微瞇了起來:“還有,虎捷右廂都指揮使楊光義是中軍都虞候,他與今上交情最厚,太尉若要抗旨發兵,楊將軍豈會沒有異議?再有河東忻、代等州行營馬步軍都監郭進,本一地方諸侯,與太尉素無交往,太尉縱肯為完成先帝遺志而抗志,郭進這一路軍是定然不肯相隨的。
閻彥進那一路也是。呼延贊那一路……或無大礙,孫晏宣和齊延琛那兩路軍也只在兩可之間,這還只是軍中諸將,就是太尉本部兵馬,一旦知曉此番北伐是抗旨而行,不但無功而且有過,必然軍心渙散,莫道漢國易滅,到時候氣勢洶洶而去,一潰即敗的,說不定反是我們。”
潘美冷靜下來,仔細而客觀地分析著,黨進越聽越寒,終于嘆了口氣,說道:“可……吳王那里怎么交待?”
吳王畢竟是先帝長子,皇家的事誰也不難以預料,天知道他有沒有出頭之曰,無端得罪一個皇子,終究不是美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徐闻县|
息烽县|
松桃|
郓城县|
德保县|
应城市|
方正县|
瑞安市|
扎赉特旗|
同德县|
新津县|
浮梁县|
井陉县|
文昌市|
磴口县|
汉源县|
双辽市|
沙雅县|
揭阳市|
竹北市|
京山县|
泸定县|
任丘市|
紫金县|
天长市|
措美县|
抚宁县|
集安市|
凤台县|
理塘县|
拜城县|
久治县|
阿拉尔市|
锡林浩特市|
谷城县|
堆龙德庆县|
新乡县|
彝良县|
和政县|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