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呂德勝以為他成為平州刺史之后,就能苦盡甘來了。 畢竟一州刺史就相當于一個土皇帝,頭上再也沒有婆婆壓著。那還不是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但事實并非如此。 閨女帶著一眾屬下想將平州建設好。 老百姓想過上好日子。 大家都很努力。為了能種好地,能讓土地多產(chǎn)出一些莊稼,能讓老百姓吃飽,他們是各種法子都用上了。 他也不好意思偷懶了,然后,他就變成了春也出門,秋也出門,行走在田間地頭,勸課農(nóng)桑的呂大人。 他容易嗎?今年他鞋子都穿爛近十雙了,就為了不讓所有人的努力白費。 連老百姓都說他是他們見過的最平易近人的官老爺。 現(xiàn)在他們能收成了,宋墨竟然要多收他們平州的稅? 是可忍,孰不可忍。 見呂德勝臉色變了,恭親王勸他,“三十稅一,本就是老百姓應該交的,朝廷也沒有多收。” 呂德勝皮笑肉不笑,擱這和他玩數(shù)字游戲呢? “那你來說說,朝廷今年算出來的平均畝產(chǎn)是多少?”每一年,朝廷都會派人測算當年的平均畝產(chǎn),再來計算有地人家的賦稅多寡。 “兩百八十一市斤。” “那三十稅一,我們平州一畝地平均要交稅九斤三兩六錢。” “不行。” 呂德勝撩了撩眼皮,“為什么?” 恭親王苦口婆心地道,“呂大人,你們平州今年的收成好,應該按照實際產(chǎn)量來。” “恭親王,你覺得我們應該按多少產(chǎn)量來交稅比較合適?” “你們平州就按照每畝地四百市斤來交就行。” 四百市斤?呂德勝都快氣笑了,今年平州最好的地最高的產(chǎn)量也就畝產(chǎn)四百市斤吧。這樣高產(chǎn)的地很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