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國慶心底已經明白了,這個項目有利有弊,所有的事情肯定沒有樣樣都好的,肯定也有缺陷,不過這些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這個摩托車廠子要是真那么好,那么賺錢,也就能不上國家的扶持項目了。 或者,肯定會提前被人相中搶走。 他能拿到這樣一個在上京都有自己廠房園區的摩托車廠,其實已經很知足了。 所以趙國慶決定接受這個項目,最主要先要弄清楚這賬目的問題,算賬,他不行,但是有人行,他讓趙二趕緊給錢印打電話,讓他帶幾個人馬上來上京,最好就坐上今天的火車,直接過來給他算一下這個廠子的賬目。 這些都得弄清楚。 還有這廠里的人事問題,到底有多少人,多少人在領工資,每月多少開支,外債,營收,這些都需要專業的人才行。 趙國慶沒打算自己來。 他只是讓這馮成陪著自己,在車間里一道道的工序看下來。 他們這一行人也還是挺打眼的,畢竟這廠里很久沒有出現過新面孔了,就是出現新面孔,也都是一些來廠里要債的,很少有這樣一行人,會在車間里一道道工序認真的看。 有時候甚至會上手試一試。 趙國慶每道工序都在看。 他聽馮成說過這摩托車的成本,總感覺有點高,這么高的造價,居然沒配置進口的發動機? 只能說肯定有造價太高的地方,讓這成本上去了,才造成了這車子成本高質量差競爭力不行。 他不是很懂摩托車,想摸清楚是哪個環節出問題了,趙國慶就真的用了心,一點點的在看。 用趙國慶的話來說,自己要是想把這個廠子建好,就必須熟悉一個廠的生產流程,而且要想辦法把每個環節的成本降低,質量拉上去,這樣才有競爭力。 這么好的一個產品,這么好的大環境下,居然賣不出去還虧本? 真是讓趙國慶覺得不可思議。 這生意是咋做的? 很快,趙國慶在這廠里呆了一天后,心底隱約有點眉目了。 管理不行,馮成也許技術還行,但是管理那是真的不行,他們在一邊看工人工作的時候,旁邊都能圍著一群人問他們來干什么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