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唐倉-《十國千嬌》
第(1/3)頁
羅彥環一行五個人正在一處叫梨樹溝的地方。羅彥環、兩個親兵,加上一老一少兩個老羅家的人;這梨樹溝的位置在唐倉鎮北邊;而唐倉鎮在蜀道西側的秦嶺山溝里、并不在通衢大路上。
他們到鳳州地界已經快一個月了,也找到了多年前從河東遷徙到鳳州唐倉鎮的羅家族人,隨行的一個老頭和一個半大小子就是派來送他們出山的羅家人。
路上迎面走來一個趕著水牛的農夫,羅彥環一行前頭的羅家老頭就用極其濃厚的方言腔調招呼:“哥子!最近聽說過麻衣道人打這兒過不?”
不料那農夫居然聽說過麻衣道人,便長聲幺幺地嚷道:“麻衣道人吶?老哥得去峨眉山看看在不?!?
羅老頭只得又按照羅彥環教的話回道:“老兒在唐倉鎮聽說,他最近從這邊過了,有人還讓他給看過相,你們沒聽說?”
“沒哩,這種神仙一般的人,一頓在這兒、一頓在那兒,不好找哈。你們找他看相?”農夫慢悠悠地說起來,興致勃勃的樣子。
羅老頭道:“二小子得了怪病,要是找得到麻衣道人,想讓他給看看。郎中不管用,看過好多個啰!”
一陣對答之后,大伙兒就和農夫擦肩而過,農夫手里拿著一根梨樹枝,一邊趕牛,一邊回頭又看了他們幾眼,可能覺得羅彥環等壯漢有點奇怪吧。秦嶺山區里土地貧瘠,百姓里哪里容易見著羅彥環等高大壯實的漢子?
正因如此,羅彥環一月前進秦嶺差點被抓,一個月后的今天他們還活蹦亂跳的在這山里溜達,不僅是運氣好,也有蜀軍邊鎮防范比較松懈的緣故。
當時他不識路、走的是蜀道“陳倉道”大路,剛出大散關不久,就遇到了蜀軍巡檢斥候,立刻被拿住了。羅彥環謊稱自己是去山南西道進貨的商人,又賄賂了一些銅錢,這才僥幸得脫沒有被迫動粗。隨行的郭紹親兵提議放棄此行,風險太大;羅彥環立功心切,堅持要繼續走,并聲稱老羅家的人就在這邊不遠,只要得到族人接應就容易了。
不過他們不敢再走大路了,便往西邊的山谷小道迂回,卻不識路,幸好遇到了一個沿途乞討的當地破落戶,于是羅彥環給了他干糧,叫他做向導帶路。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唐倉鎮地界,在一個村子里尋到了羅家族人;這一脈羅家的人是從河東避難到山里的,遇到太平的時候,和羅彥環河東老家還偶有來往。
羅彥環得到了熟人的幫助,隨行的老頭曾經前后兩次去過河東。這下他把鳳縣北部的狀況大概就摸清了,不敢多留,趕緊要回去以免前功盡棄。
從唐倉鎮北上這條路,便是他們返回關中的路線,實在不敢走蜀道大路。
這條路很繞,就是沿著山谷走,但若是沒有熟悉當地的人帶引,很容易跟著山谷就走到了死胡同。山谷不是人工開辟的,前面有路,也許走著走著就只剩下大山了;秦嶺山區的大山,要是翻山越嶺直走,估計得累死在山林上。
唐倉鎮的位置在鳳州北面。
據羅家人說,鳳州城附近向北延伸的大路主要有四條,中間兩條可通關中:其中一條就是沿嘉陵江的蜀道;另有一條在西、便是通往蜀道西側山區中的唐倉鎮。
唐倉鎮往北走又有三條山谷路線,左面是往秦州方向的;右邊兩條都可以向嘉陵江蜀道匯合,匯合點在黃花谷。羅彥環等人走的就是唐倉鎮右邊其中較遠的一條,不過他們不去蜀道,而是在岔路口繼續北上,準備走小路繞行至渭水,然后沿渭水回陳倉……路比較難走,不過一般不會遇到蜀軍巡檢和斥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乡城县|
芜湖县|
凤阳县|
二连浩特市|
游戏|
陇南市|
罗城|
广东省|
方城县|
藁城市|
香格里拉县|
海南省|
平顺县|
乌拉特后旗|
广水市|
武定县|
康定县|
嵊泗县|
简阳市|
眉山市|
民勤县|
杨浦区|
永福县|
彭阳县|
镶黄旗|
东乡县|
阳春市|
德钦县|
岳阳县|
阳新县|
吴川市|
嘉鱼县|
连城县|
德清县|
遂川县|
兴宁市|
望都县|
延寿县|
通河县|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