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十國千嬌》


    第(1/3)頁

    郭紹接到樞密院軍令,和家里的人道別后,率軍出京。

    他很為部下考慮,讓大家分了贓之后,又以廂都指揮使的名義對部將進行了職位安排。一些比較高的職務都是暫領,已寫成奏報先遞送東京親軍侍衛司步軍司;不過侍衛司的馬步都指揮使李重進、樞密院的樞密使魏仁溥都在淮南,所以沒人會批準,只有另抄一份到淮南之后先給李重進。

    侍衛司的馬軍司和步軍司分別掌管龍捷軍和虎捷軍。不過馬軍司和步軍司只是稱謂,因為龍捷軍虎捷軍都各有騎兵和步軍,龍捷軍騎兵多比較強悍。

    擬書以李處耘為第一軍都指揮使,羅彥環為都虞候;原第二軍都虞候王璋為都指揮使(在唐倉鎮幫郭紹打贏了關鍵的一戰),楊彪為都虞候,羅猛子為親兵指揮。因為戰死重傷了一些中低級武將,其他有功的將士都各有提拔;指揮使以下郭紹直接就任命了……正道是有錢大家分,但有兵權的關鍵職位,郭紹默默地全給了自己的親信。第二軍的王璋也表示上面沒人、愿意投效。

    十余天后部隊到達淮河北岸,然后郭紹安排軍隊分批從河上的浮橋渡河。

    剛進入七月,天氣仍然那么熱。郭紹站在淮河邊上四下回顧,一望無際的原野,原野上蔥蔥綠綠,天空蔚藍河水清澈,淮南平原在這個時代著實是好地方,既利于農耕又便于交通。和年初在秦嶺山溝里的見聞全然不同……難怪大周皇帝和南唐皇帝打生打死,雙方不惜投入舉國之力在這里角逐爭奪這塊地皮。

    建立浮橋的地方已不在壽州(今壽縣)西邊的正陽,而在壽州北邊的下蔡鎮(今天的安微鳳臺縣)……進入這片地區的大路上,有一個十分高大寬敞的牌坊,上書“下蔡”,真是想不知道地名都不行。之前聽說周軍的浮橋在正陽,怎么搬到下蔡的不得而知,或許皇帝認為淮河上游的諸城都沒有攻陷,那地方地形太寬闊很容易受到唐軍的攻擊?

    下蔡這幾道浮橋的地方倒是有點講究,淮水在這里的彎曲度很大,形成一個“凸”字上部形狀,下蔡就在“凸字”的頂端位置。河流北面地勢開闊,渡河之后被江河局限比較狹長。

    郭紹帶著眾軍渡過安全無事地渡過淮水,下蔡的淮水兩岸全被周軍控制駐守,十分太平。

    但剛過淮水,郭紹的右眼皮就莫名亂跳……人道右眼跳災,他一想便心中不安,隱隱有不妙的感覺。自從道士的仙丹治了皇后的病,又聯系到麻衣道者關于宿命的一番話,饒是郭紹受過不少現代教育,也不由得越來越迷信。他總覺得這些玄虛之物說不清道不明。

    懷著隱隱不安的心情,郭紹率部沿著這一道淮水南下,沿著大路走,下午到達了一條河流岸邊,河上有一道石拱橋。這條河是南部的巢湖流向淮水的,名叫淝水,似乎就是淝水之戰的地方。而今相比淮水,河面比較窄,有些地方水淺恐怕徒步涉水也可以渡河。不過有橋還是過橋方便。

    人馬連綿不絕,前面的戰兵行軍步伐整齊,“喀、喀、喀……”的聲音很像現代軍隊走齊步的節奏。

    郭紹抬頭看去,前面那石拱橋有點不結實的樣子,想起了共振現象,遂下令諸部打亂隊列,亂走過橋。

    ……不料就在這時,郭紹剛過橋,就看見了一個文官帶著數騎在道旁觀看,那官員見郭紹的軍隊亂成一團,正嘆氣。郭紹笑著上前拜見,寒暄,一問才知原來是翰林學士竇儀。完全不認識的人。但竇儀介紹旁人時,隨行的有一個人叫趙普,這讓郭紹覺得好像在哪里聽說過……但趙普看起來就是個無名之輩,連官職都沒介紹,郭紹心中感到有些詫異,忽然之間卻沒想起來怎么回事。

    郭紹剛才見竇儀在嘆氣,便解釋道:“走得太整齊了,有可能把橋走塌,造成無益傷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江津市| 信宜市| 临沭县| 西乌珠穆沁旗| 保靖县| 万山特区| 呼和浩特市| 绥德县| 育儿| 禹州市| 邻水| 秀山| 延吉市| 搜索| 二连浩特市| 城口县| 疏附县| 遂昌县| 安图县| 绥化市| 大英县| 和田市| 辽阳县| 合肥市| 赤峰市| 龙海市| 威海市| 淄博市| 友谊县| 积石山| 长宁县| 民权县| 米泉市| 泰顺县| 乐山市| 绥阳县| 沂水县| 涟水县| 温泉县|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