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勢如破竹-《十國千嬌》
第(1/3)頁
北伐前幾個月的動靜很明顯,沒法保密。李重進奉旨率軍從揚州還京,在東京先得到了皇帝的嘉獎和賜宴,顧不得臨近年關過節,冬季便得到了兵力補充揮師部署于河東潞州北……李重進沙場宿將,打過不少仗,柴榮此時似乎也并不計較別的事了,依舊讓他掛侍衛馬步都指揮使。
向訓隨后率鎮安軍到京,并向河東調動,與李重進部會和。
侍衛虎捷軍右廂高懷德部在年前調動至貝州;李谷隨軍至,不顧河流封凍、從陸路調集夏秋兩季的新谷陸續向河北運調。
侍衛龍捷軍韓令坤部從壽州下蔡鎮返京,顯德四年正月,左廂被部署至河北定州。
……但遼人不一定能吃得準柴榮想干嘛,因為柴榮作勢要北伐不是一次兩次了,他不僅長期恐_嚇南方諸國,連遼國也要一并武力威嚇;淮南之戰前,就大量在河北調動兵馬,前期作勢要打遼國,結果后來主力突然去淮南了。
不過這回不僅是威脅,顯德四年三月初,柴榮迅速下詔開始北伐。
此時,北方的部署基本已經完成。李重進、向訓、李筠在河東防北漢,并作為策應進攻。韓令坤部在定州(河北西面)為左翼;郭紹部、高懷德部在祁州貝州為中路;柴榮自率大軍從水道進滄州,為右路。
周軍精兵幾乎傾巢出動,分三路開始北伐。其中以柴榮親率禁軍主力為主攻方向。
皇帝柴榮麾下全是精兵,殿前諸班直萬騎精銳、大部分是騎兵,鐵騎軍三萬也大部分是精騎,控鶴軍左右二廂以騎兵和弓箭手居多。這一股人馬都是全國搜集的精兵強將,消耗了朝廷財稅半數的收入。
數萬騎加上諸節鎮兵水陸并進,剛到滄州還沒開打,忽然前面的遼國寧州刺史王洪主動舉城投降。
柴榮派人嘉獎安撫了王洪,讓他繼續做刺史;然后率軍沿水路北進,進攻益津關。
皇帝同時詔令諸路兵馬開始進攻:西面龍捷軍左廂和定州節度使孫行友部進攻易州;中路郭紹部直接趨進瓦橋關(今保定市),高懷德部隨后北上監視瀛、莫二州。
一個月時間,全線進攻順利,各處捷報雪片飛來。
益津關、瓦橋關、瀛洲、莫州相繼投降,守將都是漢人,聽到中原大軍來了不約而同好像商量好的一般紛紛獻關。只有易州打了一仗,契丹騎兵數百騎被韓令坤的部將擊敗,易州守軍立刻投降。
各地漢人夾道歡迎,周軍搖身一變,成了各地軍民的解放者,順利接收了三關四州十七個縣。人們熱淚盈眶,路邊的人大喊著諸如“等了二十年,終于等到王師”一類的話,讓將士們覺得比在自己的地盤上還受歡迎。
郭紹部至瓦橋關北,遇到了一眾漢兒趁亂搶了一百多匹遼國軍馬來投,當下收為部曲,并把繳獲的軍馬分配給他們。左攸寫了安民榜,到處宣傳王師北定、秋毫無犯,同族兄弟一視同仁云云。
時柴榮迅速把到手的地方進行了一番整頓,命令韓通召集丁壯鞏固瓦橋關、益津關,并分別改為雄州和霸州。
四月中旬,張永德、趙匡胤部渡過拒馬河,在涿州發生了騎兵大戰,擊退遼國南院兵馬總管蕭思溫,攻陷涿州。于是禁軍諸路分兵合進,陸續到達拒馬河岸;皇帝未下令諸部渡河,只召集各路大將于涿州行宮,議取幽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吐鲁番市|
房产|
基隆市|
南投市|
三门县|
渝北区|
大兴区|
南城县|
从化市|
苍梧县|
蒙自县|
乌什县|
呼伦贝尔市|
弥勒县|
班戈县|
紫金县|
蚌埠市|
朝阳市|
芮城县|
五峰|
榆社县|
崇文区|
酒泉市|
华容县|
华容县|
灌云县|
集安市|
开远市|
泰安市|
金湖县|
梁河县|
浦北县|
岳普湖县|
四会市|
肃南|
南溪县|
山西省|
平乐县|
花莲县|
黑河市|
樟树市|